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从“开国大印”到“罗格之印”篆刻世家的传奇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北京娱乐信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晚上9点,在西琉璃厂街荣宝斋门前见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篆刻家张国维。一阵寒暄之后,随张国维来到他在一条幽静小巷中的居所。房间不大,一张书桌横放在中间,厚厚的毡垫铺在桌面,上面散放着几枚印石和几把刻刀。
    
    张国维正在精心雕刻印章 盛超/摄
    爷爷当年刻“开国大印”
    “三十年来同古堂,印人父子一军张”。张国维的祖、父两辈人在金石篆刻界享有盛名,解放前他们在琉璃厂开办的同古堂更是诸多文人雅士往来的场所。鲁迅、周作人兄弟都曾多次光顾。《鲁迅日记》中记载,1917年3月到第二年10月,鲁迅先后3次到同古堂刻印,例如1917年3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托师曾从同古堂刻木印三枚,颇佳。”
    张樾丞是清末著名篆刻家,有“铁笔圣手”之誉。张国维将祖父所刻印章的千余个印谱收集成册,整理出版了《士一居印存》一书,这其中包括溥仪、吴佩孚、鲁迅、张大千、邵飘萍等诸多历史人物的常用印章。有人说这本集子就相当于半部民国名人谱。
    在张樾丞所刻的所有印章中,最特殊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枚是他在1949年刻制的新中国开国大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在张国维出生前祖父已经过世,但他曾听父亲张幼丞回忆过当时的情景:“应该是在1949年6月,有位穿白衬衫黄军裤的中年人坐着辆黑色小汽车来到家里。爷爷好像认识来人,见面聊了一会儿就随人出去了。晚上回来以后就开始忙着翻印谱,找资料,画印样。一连几天的时间,印样画了四张,都是大方官印,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有隶书、秦篆、汉篆、宋体四种字体。又过了些日子,有人打电话到家里来,让爷爷把印样送到老北京饭店。当天印样让人留下了。又过了可能有一个星期,中央派人来家里说确定了印样。当时爷爷说以前所有的官印都是篆体,只有新中国的官印不一样,是毛主席定的用宋体字,为的是让老百姓都认得出来。后来所有官印都改成了宋体,就是从这儿来的。”
    罗格印用在会徽确认书上
    对于《士一居印存》的出版,张国维说:“这本印谱是我的第一本治印教科书,时时伴我左右,让我从书中领略到祖父当年治印非凡的气度和神韵。”
    如果说出版祖父的印谱是在印章篆刻方面的自我激励,那么张国维新近出版的《国维印稿》便是对自己30年来成绩的总结。
    在这本印谱中,同样见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例如史树青、季羡林、黄永玉等等。与祖父一样,张国维也篆刻了一枚非常有特殊意义的印章——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之印。
    张国维在回忆这枚印章的制作过程时说:“2003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找到我说,罗格主席来京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每到宴会时总是对桌子上的汉字签名很感兴趣。何老希望我能为罗格刻一枚印章作为纪念。”
    谁也没想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公开亮相,罗格在会徽批准书上签字后加盖了张国维所刻的印章,这一下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在印章刻制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做私人印章来做,和为所有朋友做的没什么区别。我刻的每一枚印章都是非常认真精细的,刻的时候并没有期望日后会有什么轰动效应,谁能想到罗格会在会徽确认书上用章呢?”
    何振梁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罗格非常喜欢这枚印章,还嘱咐身边的秘书,以后凡跟中国方面往来重要文件,都要使用这枚印章。”
    在播放罗格在仪式上盖章的录像光盘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正值中年,在篆刻界颇有名望且通过印章篆刻交友甚广的张国维竟然对电脑一窍不通,所掌握的技巧仅限于放入和弹出光盘,其他步骤都要记者代为操作。“包括家里的这台,我有两台电脑,可我就是不会用。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就是看书和刻章,再有就是和朋友交际,也基本用不上电脑。”张国维笑着解释说。
    慕名者空等了两天
    张国维刻章出了名,慕名而来的人就越来越多。有一个人打听到张国维在市文物局工作,跑到文物局门口等了两天也没看见人影。最后实在等不住了,就跑到传达室询问。一问才知道,文物局下属的处、委、办遍布北京二三十个地方,张国维根本不在本部上班。等不到人,又不甘心白浪费了两天时间,这人又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才找到张国维位于琉璃厂的家。
    “我见到他以后就问他,为什么非要找我刻印章。他说他看过很多当代篆刻家刻的印章,只有我刻的印章字体最接近古玺。最接近不敢当,但说接近就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张国维说,“中国篆刻最高水平就在秦汉,没有一家能超过的。篆刻历史上也产生过一些变化,有的时代也做过改良,比如元朝出现过九叠篆的印章,但那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现代还是要回到秦汉上来。”
    编修一部金石字典
    “我家里有一本字典,叫《金石字汇》,上个世纪初出版的,是我见过的信息量比较大的金石字典,甲骨文、秦篆、汉篆都有。我们家里用了三代人,到现在我还在用。但是这本字典收录的字还是不全。也是工作之便吧,20多年来,我接触了很多汉字碑帖,随手收录,找到了300多个字典里没有的字,把它们整理补充进了字典准备重新出版。这本书已经进入校对阶段,估计今年底就能面市,名字还叫《金石字汇》。”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因此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篆刻史同中国的文字史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是重视和了解篆刻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不缺摩天大厦,也不缺等离子电视,我们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扬。不能等到要抢救的程度了才去重视,都该抢救了,还不危险吗?”张国维不无担忧地指着北青报上的一篇文章说,“这上面写,日本1964年申办了奥运会,用五环衬托日本国旗的会徽使国际社会重新承认了其国际地位。尝到甜头后,日本准备申请第二次奥运会,并打算抢在中国前面将篆刻作为其国家形象的代表。篆刻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果日本通过申奥徽章让世界认为篆刻是日本的艺术,那冲击力恐怕要比韩国将端午节申遗成功大得多。”
    相关链接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的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皇太后称“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遂改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
    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来发展到象牙、牛角、珍贵木材、水晶等作为印材,元代以后盛行石章。
    实习生盛超/文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张国维/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