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雪丽 白玉蟾简介 白玉蟾是出生于海南省本土的优秀历史人物,为全真道南宗五祖,是道教历史上较为出类拔萃的人物。方外之士白玉蟾信奉的道教属于本土宗教,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也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教义的最显著特点。白玉蟾作为内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道教思想是将丹道、雷法融为一体,性命双修,以命为先,其修炼属于重禅道融合的一类,这种修炼内丹之道以糅合释道二家哲学的“以心契道”说为理论基础。道教注重修道之士心灵丰盈自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修炼所要达到的第一步就是养生,白玉蟾的修炼之道实际上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也就是养生之益。白玉蟾高超的修炼养生理论与身体力行的修炼养生实践使他具有了一种令人神往的飘逸之气。正是这种飘逸之气,使白玉蟾成就为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大自身魅力的南宗高道代表形象。 白玉蟾祖师(资料图) 白玉蟾是出生于海南省本土的优秀历史人物,为全真道南宗五祖,生活在南宋中期,是道教历史上较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不仅懂修炼,精养生,而且广交游,能诗赋,成为了“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被誉为“琼籍文化宗师第一人”。白玉蟾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是处在众多交叉点上的一个独特的历史人物,在他身上错综复杂地重叠着诸多“交叉”:道、俗,隐、显,静、动,兴、亡,荣、落,贵、贱,悲、欢,离、合,爱、恨,喜、怒,庄、谐,贤、愚,痴、黠……以此之故,他阅历丰富,感受不凡,他学识广博、素养高深,他的哲思混茫着世界人生,他的才华潋滟着千汇万状,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光彩和境界。深入研究探讨白玉蟾的修炼养生思想,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不无裨益的。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闽清,出生于海南琼州。他自幼经历坎坷,孩提之时祖、父即相继去世,只有随母改嫁,遂以白为姓,因母梦见道者以玉蟾蜍送给她而取名玉蟾,字如晦,号琼琯。出家修道之后,朝廷曾封他紫清明道真人,他却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白玉蟾天资聪颖,七岁便能背诵六经,会吟诗作赋,12岁时举童子科曾作《织机》诗。据说青年时期的白玉蟾曾“得罪亡命”,处于困顿之中的他曾漫游东南各地,时乖命蹇,很不得志。在白玉蟾40岁左右,他在广东罗浮山上遇到了南方道教之主陈泥丸,拜之为师。所谓陈泥丸,原名陈楠,乃宋代著名道士,全真道南宗四祖,白玉蟾的授业恩师。陈泥丸的得名,是每当有信徒求符水,陈楠辄捻土为丸付之,病多痊愈,故人呼之为陈泥丸。白玉蟾跟随陈泥丸潜心学道,共跟了九年,最后陈泥丸泄露“天机”,说白玉蟾原是天上雷神,因醉酒得罪玉帝宠臣,被谪下凡,将来必能回天上去,随即授他上清箓、行诸阶法,摄都天大雷。从此,白玉蟾就佩着雷神印,袖藏《五雷书》。不久,陈泥丸“水解”成仙,白玉蟾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道教南宗五祖。宋宁宗即位后,知白玉蟾名气,曾把他召到朝廷,给予他紫清真人的封号,供养在太乙宫中,但逍遥自在惯了的白玉蟾却不愿当安享荣华富贵的官家道人,很快就视富贵如敝履地与弟子重回罗浮山。一日,白玉蟾带着三个弟子漫游,乘帆船过鄱阳湖,途中暮云四合,天色漆黑,无法行驶。船夫正要停泊,白玉蟾却用纸剪了个圆月,挂在船桅上,竟然发出皎洁光辉,继续照着帆船行驶。不久,白玉蟾到了南昌,与几个道友在慧月寺江亭中饮酒赏月,突然纵身跳进江里。众人正待要救,白玉蟾却伸出头来摇了摇,又沉进江水里,众人这才知道他是“水解”成仙去了。也许是“神仙也要凡人做”的缘故吧,在后人所编排的一百神仙族谱中,白玉蟾就赫然与葛洪、陈抟、刘海蟾、丘处机、张三丰等知名道士一样成为其中的一位。以上就是白玉蟾生平事迹的粗略描述,但其实有关他的身世还是有着诸多扑朔迷离之处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遗留至今的有关白玉蟾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历代学者所依据的也不过是《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和《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原序》等数篇而已。更让人遗憾的是,据当代文史学者、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刘亮先生在其大著《白玉蟾生平与文学创作研究》中所做的考证,其实署名白玉蟾弟子彭耜的《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与署名彭竹林的《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等都当是伪作,皆不能作为研究白玉蟾生平的准确依据。譬如,关于白玉蟾的生年历来有两种说法,两者分别是绍熙甲寅(1194)说与绍兴甲寅(1134)说,两者相差达60年之久。一般来说,对于历史的上有名人物,特别是唐宋以后的人物,对其生卒年的判定不应该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但这种情况在白玉蟾身上偏偏就出现了,这种错讹百出的矛盾也暴露出有关白玉蟾的史料不足为据。刘亮先生通过文史互证法、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白玉蟾的生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考证,认为白玉蟾生年当在1153年左右,去世当在1234年左右,这样就能够解释白玉蟾1131年拜陈泥丸为师,学道至50岁以后开始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频繁活动,而这刚好可以解释为什么白玉蟾为道教宫、观、院所写的记文都集中在嘉定、宝庆年间——一个人只有在成名以后才有可能受到这些具有荣誉性质的特邀。由于刘亮先生的研究结论系最新考据成果,且言之有据,本文姑从其说。至于白玉蟾去世的时间,或云“尸解于海丰县”,或云“化于盱江”,目前还没有更确切的证据,故只能存疑,留待以后解决。 道教的神仙思想 方外之士白玉蟾信奉的道教属于本土宗教。要说起来,宗教这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很多人来说称得上既熟悉又陌生。说对它熟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接触过、知道点;说对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了解不够多,更谈不上透。十一世班禅曾说:“什么是宗教?就是教化人类心灵、使得我们的物质富裕的世界有更好、更健康的精神去享受美好生活。不管哪一个宗教都是抱定劝人向善、利国利民的宗旨。如佛教,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做善事,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静其心。佛法之本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班禅活佛的这段话,既通俗明白,又直达深刻地阐明了宗教的本质和作用。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也是这样,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影响颇大,深深渗透于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这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道教的宗教观念尤其是符箓道神仙崇拜的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缩小。但是,道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意识形态,其道义宗旨颇具独特性,可谓是集中华民族传统宗教观念之大成的中国本位宗教, 在它长期生长、流传的土地上大概还不会于短期内消亡。只要现代科学还不能完全解决征服疾病、死亡、自然灾害等根本性问题,道教炼养长生及祈助于神仙征服自然的宗教观念就有其生存的土壤,对一部分群众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仇英道教神仙图卷(局部) 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也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教义的最显著特点。道教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而且道教信徒心目中的神仙不同于一般的鬼神,它不是生活在冥冥之中的精灵,而是现实活人个体生命的无限延伸和直接升华。道教所推崇的神仙有两个最大特点,其一形如常人而能长生不死,其二则是逍遥自在,神通广大。中国的仙家历来天马行空,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吸天地之精华,养日月之浩然,栖身于宇宙,寄托于空灵,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华夏古代民族追求自由理想的化身。古代史料记载,白玉蟾“自幼慕长生久视之道,喜飞腾变化之术,长游方外,参究性命之旨”。身处宗教氛围浓厚的古代社会,加之自身的童年遭遇堪悲,白玉蟾能够在年龄很小的阶段就接受道教神仙之说的影响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成年以后拜师修炼的最基本的心理动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任何事物的产生,都需要许许多多的因缘和条件,事物的存在也不是单独的个体。因此,白玉蟾后来“师翠虚陈泥丸先生而学道焉”有其内在必然性,并且用功甚勤,遂“得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之书,长生久视之术,紫霄啸命风霆之文,出有入无飞升隐显之法。”对道教术数的精通,为白玉蟾无可置疑地成为全真道南宗五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然而,除去这些亦真亦幻的玄妙外衣,我们看到白玉蟾作为一个生活在尘俗之间的普通求道者,在其求道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一番灾难重重、屈辱处处的磨炼。在白玉蟾传世至今的诗作中,就有《云游歌》其一、《云游歌》其二等自传式地介绍自己生平经历及游历活动的乐府诗作品。《云游歌》其一开篇就说:“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云游歌》其二则截取了白玉蟾本人在云游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如洞庭雨夜无处遮蔽、武林大雪衣衫破烂、江东酷暑无扇摇风、青城月夜独步松阴、潇湘梦远、淮西兵乱等。这些片段依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一一道来,在诗歌语言运用上接近口语化,读起来不仅可以让人了解白玉蟾早年云游过程中的一些经历,更能使人体会到白玉蟾在修道过程中饱尝世态炎凉的辛酸。也许是因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缘故,白玉蟾其人养成了豁达、睿智、儒雅、清逸乃至不无幽默的性格,追求一种“如山峦之有云烟”的诗意人生,这从他所写的诸多诗歌、词作、散文中可见一斑。他曾在一首与友人唱和的《次李侍郎见赠韵》诗中写道:“家居琼馆海山隅,腹内包藏三教书。明月清风为活计,蓬头跣足走寰区。玉炉丹熟斟琼醑,金阙朝回唱步虚。要识我侬真面目,广寒宫里看蟾蜍。”这是一首拿着自己姓名开玩笑的充满自嘲意味的诗作,接近于游戏之笔,但我们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白玉蟾那种诙谐幽默的个性,这也许正是他的最真实的另一面。 白玉蟾修炼养生思想 白玉蟾作为内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道教思想是将丹道、雷法融为一体,性命双修,以命为先,其修炼属于重禅道融合的一类,这种修炼内丹之道以糅合释道二家哲学的“以心契道”说为理论基础。他在《玄关显秘论》中说:“古者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气,万象之先,太虚太无,太空太玄。圣人以心契之,不得已而强名曰道,以是知心即是道也。”白玉蟾说这种契道之心是“无心之心”,它与道是一体无别,这种心即是三教共同之源。白玉蟾以这种契道之心为金丹,他指出“丹者,心也;心者,神也。阳神然之阳丹,阴神然之阴丹,其实皆内丹也。吾胎换骨,身外有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然阳神也;一念清灵,魂识未散,然梦然影,其类乎吾,然阴神也”。在白玉蟾看来,炼丹就是炼心,也就是人精气神的自我修炼。他的丹法分炼形、炼气、炼神三关,以凝神聚气为入手,其《玄关显秘论》说:“今夫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炼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形固则神全。”《海琼传道集》详述其具体炼法为十九诀:一采药,“收拾身心,敛藏神气”;二结丹,“凝气聚神,念念不动”;三烹炼,“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四固济,“忘形绝念”;五武火,“奋迅精神,驱除杂念”;六文火,“专气致柔,含光默默,温温不绝,绵绵若存”;七沐浴,“洗心涤虑”;八丹砂,“有无交入,隐显相符”;九过关,即“胎仙成就”;十分胎,喻如“鸡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十一温养,“知白守黑,神明自来”;十二防危,戒在“一意外驰,火候差失”;十三工夫,须“朝收暮采,日炼时烹”;十四交媾,“念念相续,打成一片”;十五大还,“对景无心,昼夜如一”;十六圣胎,须“蛰其神于外,藏其气于内”;十七九转,“火候足时,婴儿自现”;十八换鼎,“子又生孙,千百亿化”;十九太极,即最高功果,“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白玉蟾在修炼中自始至终强调静定无为、忘形绝念,以调心为要诀,不拘于年月时辰、卦爻斤两,其丹道思想更强调人对自己“心”的控制与修炼,有取于佛教禅法者不在少数。 道教养生(资料图) 道教注重修道之士心灵丰盈自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修炼所要达到的第一步就是养生,白玉蟾的修炼之道实际上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也就是养生之益,据海南学人刘亮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说白玉蟾应该是活到了90岁左右。说到养生,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让世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优秀的养生传统文化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从历史的深处一直走到21世纪的今天。它不仅在使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孕育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意识和价值理念,积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养生智慧,同时也展现出一个民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道家养生学的内容,主要是讲怎样通过精神形体的锻炼修养,达到战胜疾病衰老,长生久寿,甚至不死成仙的目的。《庄子·刻意篇》中已经提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二书中皆有黄老家论养生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医药、房中、神仙家著作多托名黄帝、容成等上古真人,与黄老家有着密切关系,但直接以黄老养生思想来解释《老子》的汉代典籍现存仅有《河上公章句》一书。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风气盛行,并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养生专著《养生论》、《养性延年录》等。在古人的养生理念、养生原则、养生方法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养生与养德、养生与养心、养生与养俭、养生与养智等在哲学层面的辩证关系和更深层的精神因素。首先说说养生与养德的关系。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都是非常重视和践行养德的,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典范和做人楷模,古人常说的“仁者寿”、“德者寿”、“大德必有大寿”等格言,就是着重强调人在道德层面的修养。试想,一个没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一个私欲膨胀、荒淫无度的人,谈何养生?中国古代那些著名的老寿星,他们的养生之道其实都是建立在为人类造福的基础上,他们的养生理论都包含着做人的大德,他们的养生实践都建立在养德之上,因为只有那些行为端正、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抵达养生的高境界;只有那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人,才能成为延年益寿的高人。从养生大家的人生中,我们不仅能品味到何为养生,而且还能品味到何为至理,品味到何为至情,品味到何为德行天下。古人总是把养生与养德相提并论,并且融合在一起,视养生的过程为养德的过程,为人品、人格的锤炼和提升的过程,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其次说说养生与养心的关系。老子的“见朴抱素”、“少私寡欲”,就是让人涵养宁静的心境。禅宗和道家都常说:“静默之中有无限的大美。”试想,一个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之人,一个杂念重重、欲壑难填的人,谈何养生?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无不是胸襟坦荡、心怀天下者。古人的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心态是养生的关键所在。心态平和,荣辱不惊,从容淡定,方能取得心理与肌体的平衡,方能始终保持一个胸蓄万象、包容博大的心灵空间,方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美好、充满情趣的好心情。再次说说养生与养俭的关系。试想,一个贪图财富的人,一个花天酒地、任意挥霍的人,谈何养生?一个人如果连节俭都不懂、都做不到,自然难以做到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自然难以把一颗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所以,养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品格,也是养生所必须具备的。常言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最后说说养生与养智的关系。养生不仅关乎人的健康,关乎延年益寿,养生还是一门大学问,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的精神世界及人文关怀,与养生是相通的,是能够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自古以来那些在养生上有建树、有影响的大家,他们撰写的一部部养生专著或专论,不都是他们研究的成果、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吗?一方面是他们总结了前人的智慧,另一方面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智慧、新的养生理念。他们认识到,比如动与静、多与寡、快与慢、急与缓等,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是瞬间的,又是恒久的。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智慧;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智慧;大道至简、静水流深的智慧,“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智慧,也使今天的我们仍能从他们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中品味到生活的多滋多味和生命的多姿多彩。在当今时代,人们都在普遍追求生活质量,向往提高幸福指数,社会上出现了空前高涨的“健身热”、“养生热”,因此继承和弘扬以白玉蟾修炼养生之道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养生文化,也是当前中国道教尤其是海南道教应当承担起的历史责任。 他们像鸟儿一样游栖不定(资料图) 道士又称羽士、羽客、羽人,是说他们像羽毛一样可以飞升上天,也暗喻他们像鸟儿一样游栖不定。白玉蟾作为一个方外之士,时时与溪流白云相随,与暮鼓晨钟为伴,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山白云人”。在成名以后,他足迹半天下,经常往来盘桓于武夷山、天台山、罗浮山、阁皂山等号称“洞天福地”的道教名山,并以道教领袖的身份从事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白玉蟾作为一代名道兼文人,自然对山水隐逸之乐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据《隐山文》记载:“玉蟾翁与世绝交,而高卧于葛山之巅。客或问:‘隐山之旨何乐乎?’曰:‘善隐山者,不知其隐山之乐。知隐山之乐,鸟必择木,鱼必择水也。夫山中之人其所乐者,不在乎山之乐,盖其心之乐而乐乎山者,心境一如也。对境无心,对心无境,斯则隐山之善乐者欤!’”白玉蟾充满哲理色彩的感悟意在表明,隐逸之人真正的快乐其实并不在于山水本身,最重要的是“其心之乐”,这在某种程度上和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名作《醉翁亭记》中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引申开来,也就是说境由心造,至于是超然物外、心悦自足,还是浮沉世间、备受煎熬,也不过在于一念之差、一步之遥罢了。心境不同,境界自然不同,所谓“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就是这个道理。的确,人的心情实在复杂多变,犹如天气时好时坏时阴时晴,不能预测,难以把握。心情好的时候,看花花开,看天天蓝;心情不好的时候,看柳柳不绿,看云云不白。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其实,事物没有变化,变化了的是人的心态。道士修炼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静心静意,让心如止水,不以万物牵绊怀抱,保持在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状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抛弃烦恼,远离喧嚣,进入清修之士所应达到的精神境界。在白玉蟾看来,炼丹修道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三尸六贼本来无,尽从心里忙中有”,人世的忙碌名利之心是修道大忌。他认为,“形神与性命,身心与神气。交媾成大宝,即是金丹理”,也就是说人的自我身心神气调节才是金丹之至理。所以,对白玉蟾来说,山山水水不仅可以给他以愉悦,是他客观欣赏、歌之咏之的对象,更是他人格理想乃至人生追求的寄寓。忘情山水,崇尚自然,向往与大自然的亲和融汇,在自然界寻找慰藉和共鸣,获得精神上的超脱,这当然称得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总而言之,白玉蟾高超的修炼养生理论与身体力行的修炼养生实践使他具有了一种令人神往的飘逸之气。这种飘逸之气,在白玉蟾身上如春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之浪翻,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才情豪迈,无迹可求。正是这种飘逸之气,使白玉蟾成就为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大自身魅力的南宗高道代表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白玉蟾生平与文学创作研究》,刘亮著,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3.《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作者简介:李雪丽,应届大学毕业生。曾多次在省、市征文活动中获奖,散文《我的梦想在远方》入选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我们家未来十年》一书。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李雪丽,文章原标题为《南宗五祖白玉蟾修炼养生思想浅探》。) 欢迎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