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初祖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北宋时天台(今浙江临海)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悟真篇.序》有:“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园通禅仙紫阳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的祖师。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 传奇与史实: 张伯端曾为幕僚。据清.仇兆鳌《悟真篇集注》卷首“陆彦孚记”,张平叔“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治平中,曾随龙图公陆诜“师桂林”,并“引置帐下,典机事”。陆诜“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陆诜“薨于成都”。平叔“转徙秦陇。”《悟真篇.序》有:“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张伯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活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 熙宁二年(公元1069),张伯端在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潜心修炼。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熙宁八年(公元1075),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晚年“自成都归于故山”,返回江南传道。 思想与著述 : 张伯端的思想可大致划为三个时期,大约可以以他的三本著作为界: 1、《悟真篇》代表早期的出儒入道,倡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合一思想; 2、《禅宗诗偈》(即《悟真篇后遗》)代表中期思想,出道入禅,以彻了禅宗性学为归宿; 3、《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代表晚期的转变,禅道双融,而正式酿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内丹学说。 张伯端的内丹学说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张伯端虽然认为道、儒、释 “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不同,他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尤其推崇佛教禅宗“明性”境界。《佛祖统记》说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他自己亦声称“仆得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 张伯端认为:“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因此,他将道教炼形气作为修命,以禅宗“明心见性”、“顿悟圆通”释内丹「炼神返虚」之境为修性,主张:“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似乎也无意建立教团。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 其中,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 1075年)撰写的《悟真篇》,以《阴符经》《道德经》为两大理论依据,“略仿《参同契》”(清.朱元育的《悟真篇阐幽》),全书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臧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 该书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全书由诗 词歌曲等体裁写成。其中七言律诗一十六首,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五言四韵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又一首)、和七言绝句五首,以及歌颂诗曲杂言三十多首。有前、后二序。历代都有大量的注疏本,仁智自见。 传承与影响: 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 按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薜道光、薜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辗转授受至白玉蟾,渐壮大为以《悟真篇》为理论经典的重要内丹流派。称为“金丹南宗”,由于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张伯端、石泰、薜道光、陈楠、白玉蟾,也被尊为“南宗五祖”。 以上南宗嫡派都主张“一己清修”。另据《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还有自称出于张伯端之传的一派,主张“男女双修”,该派始于两宋间的刘永年,刘曾于绍兴壬申(公元1152年)刊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其序言中自谓于绍兴戊午遇至人亲授口诀,而未言所遇者姓字。刘永年传象川无名子翁葆光及寺簿卢公,翁葆光撰有《悟真篇注》等,其徒若一子门人某跋《金液还丹印证图》,称刘永年于绍兴戊午“遇悟真得其道”。然绍兴戊午(公元1138年)张伯端已卒五十多年,当为依附之说。《混元列仙图》亦未列双修一系。 南宗二祖石杏林 石泰(公元1022 - 1158)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北宋末南宋初常州(今属江苏)人。以缝纫为业,自称“素慕真宗,遍游胜境,参传正法,愿以济世为心”。师从张伯端学习金丹大道,后救济贫弱,传道于薛道光。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仙逝,世寿一百三十七岁。南宗第二代传人,世称“南五祖”之二。 [传说及著述] 张伯端曾得罪凤洲太守,被坐黥窜,途中,于酒肆偶遇石泰,由于石泰得力相助,终得赦免,因此授石泰道术,此后,石泰苦志修炼,终见功效。 石泰常行医救人,不图报答,只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时旧遂成林。著有《还源篇》、五言绝句八十一首行世,以咏内丹修炼之术。 参考:《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中华道教大辞典》《历代真仙体道通记》、 石泰,字得之,号翠玄子。常州(今属江苏) 人。天性仁慈,经常以医药救人,而且不受酬报。只愿病愈栽一杏树,年月久了,杏树成林,人们因此称他为石杏林。 后来遇到张伯端,得以传授金丹大道。当初张伯端受口诀于刘海蟾,刘海蟾曾经告诉他说:“来日一旦遇到为你开缰解锁的人,你就应当把金丹口诀传授给他,其他的人都不要传。”张伯端得道之后,开始曾经普传道法,以求弘扬,跟他学习的有好几百人。但都是为了治病才来,病愈之后仍去追逐名利。张伯端没有遇到一个中意门徒,而且三次传授非道之人,三次受到伤害。于是发誓不敢妄传,遂用隐语作《悟真篇》,企图使宿有仙骨的人,读书能够自悟求师。 后来,张伯端因为得罪凤州太守,而被发配。路过邯州境内之时,正逢天下大雪,张伯端与押解者同在村肆饮酒。正好石泰来此,相邀同饮。石泰因而就问张伯端的案情,张伯端告诉他这是一桩冤案,并且详述案情经过。石泰非常同情他,说:“ 州太守是我的老相识了。”答应帮他疏通。于是去见州太守,告知冤情,竟然获得赦免。张伯端认为石泰有德,而且应验海蟾师当日之言。于是将其所得金丹秘诀,倾囊传给石泰。 石泰得诀之后,潜心修炼。道成,作《还源篇》 行世。后当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 八月十五日,功成尸解,寿享137岁。留颂一首云:“雷破泥丸穴,真象驾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过了两年,又有人在罗浮山见到石泰,证明他已成仙。 附:《还源篇》 篇首有石泰短序,谓昔年于驿中遇张伯端,所受内丹功法要诀十分简单,“以简易之语,不过半句,其证验之效,只在片时。”然实行结果十分成功,“金液交结,圣胎圆成。”遂作此篇五绝共81章,以授后学,使其早得真传。 其诗串述内丹原理及药物、炉鼎、火候、沐浴、脱胎等内丹法要,大旨皆本于张伯端,可看作南宗丹法之大纲。其说以人身铅汞为丹药,认为此为古仙得道之妙诀,诗云“吕承钟口诀,葛授郑心传,总没闲言语,都采只汞铅。”说明内丹无非以神气结为玄珠,而“药产非干肾 ,神居不在心”,唯藏于玄关一窍之中,能知神气穴,然后以神归穴内,丹道自然成”讲究下手之法以制伏心猿意马为先,诗云:“意,马归神室,心猿守洞房,精神魂魄意,化作紫金霜。” 南宗三祖薛道光 薛道光(1078一1191),名式,又号道源。陕府鸡足山人。本系僧人,法名紫贤,人称毗陵禅师。曾经云游长安,留居开福寺,参长老修岩,又参高僧如环。因观桔槔开悟,呈颂曰:“轧轧相从响发时,不从他得豁然知。槔说尽无生曲,井里泥蛇舞柘枝。”二老颇为赞赏。自此顿悟无上圆明真实法要,机锋敏捷,宗说兼通。鉴于六祖慧能悟性之后,还要再求黄梅传法,思悟金丹修命之本必有秘传,绝非个人智慧所能测度,于是尽力寻访。 宋徽宗崇宁五年(106)冬天,薛道光住在郿县青镇(即今陕西省眉县),在佛寺听讲。遇到从 扶风县来的道人石泰,当时已是八十有五的高龄,黑发红颜,神宇非凡,夜里还做针线活计。薛道光知道不是一般人物,就在谈话之中,故意引用张伯端的诗句。石泰有些惊奇,问:“你怎么知道张紫阳?他正是我的老师。”薛道光还不太相信,就举出(悟真篇)中的句子向他请教,石泰看他很诚心,就简略地为其讲解大要。薛道光听后大悟,平日埋藏在腹中的各种疑团,一下打破,如同桶之脱底一般。于是才信石泰是张紫阳的真传弟子,进而叩拜要求收在门下。石泰笑言:“你不怕有叛教的嫌疑吗?”薛道光坚定地回:“生死大事,如果拘于门户,难道不是自己耽误自己吗”石泰听后连连点头,并言自从紫阳先师授道以来,将近30年了,今日才遇到可以继承的人。于是传授口诀真要,并告诫他疾往通都大邑,依靠有力者供养修道,自己即退隐于世。 从此薛道光弃僧从道,幅巾缝掖,混俗和光,以了性命大事。光宗绍熙二年(119l)道成,享年114岁。留有颂云:“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马路,无不在西边。”著有(悟真篇注)、 (还丹复命篇)、(丹髓歌)等,行于世。 南宗四祖陈泥丸 从北宋张伯端始肇道教南宗丹法,其间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方可谓正式形成内丹派南宗,后人谓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等五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五祖皆以精通丹法、宏扬丹道为己任,从而名扬青史。五祖之中,尤以白玉蟾最为杰出,他承其师陈楠的道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仅推重丹道,而且兼习雷法。与其相应,隶属符录派的神霄派大师王文卿、萨守坚、邹铁壁、莫月鼎等皆修持丹道,以南宗之丹法为神霄雷法的基础。于是,南宗从陈楠开始,即兼习雷法;神霄派从肇源、创立之际,即重视丹道。南宗与神霄派相互交流,内丹与雷法体用无间、道法合一,成为道教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南宗从张伯端至薛道光三位祖师,皆独善其身,唯以修真炼丹为要旨。但从四祖陈楠开始,一改南宗只重自我修持,追求个体生命的永存与圆满的仙道传统,主张济世利民、安邦护国的大乘思想,从此设定了南宗及神霄派以内丹为体,雷法为用的道法体系。 陈楠字南木,号翠虚。惠州博罗县(今广东惠阳)白水岩人。以盘陇箍桶为生业,其慧根悟性无人知晓。曾作《盘陇颂》曰:“终日盘盘圆又圆,中间一位土为尊。磨来磨去知多少,个里全无斧凿痕。”又有《箍桶颂》云:“有漏教无漏,如何水泄通。即能圆密了,内外一真空。”其言下觉悟异常。“后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于毗陵禅师,得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姥山神人。”(11)这里所说的“毗陵禅师”,就是南宗三祖薛道光。所谓“景霄大雷琅书”,即指神霄派所传雷书。对此,白玉蟾追述说:“今都天大雷,尽出神霄玉枢之上,谓之景霄大雷。景霄虽在神霄之下,乃元始驻跸之司,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汉臣,授之先师陈翠虚,翠虚以授于我。”(12)《静余玄问》亦记白玉蟾曰:“先师得雷书于黎母山中,不言其人姓氏,恐是神人所授也,丹法却是道光和尚所传。先师尝醉语云:我是雷部辛判官弟子,干道光和尚甚事。”(13)于此可见陈楠确实得传神霄派雷书,并下传白玉蟾。今《道法会元》卷一○四至一○八所收《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书》五卷,即为当时陈楠所得。卷首列大雷主法元始法王、玉清真王、景霄变空天尊、雷霆大帝君、五雷判府天尊、翼轸星君、五气真人、左玄真人、右玄真人,次之则为雷霆火师真君汪康民、传教雷霆都督辛忠义、翠虚真人陈楠、海琼紫清真人白玉蟾。卷尾载白玉蟾《翠虚陈真人得法记》,尤其重要,记述了其师访道求仙、修习雷法的过程,这对于研究南宗与神霄派的关系与历史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史料。 白玉蟾说:陈楠家世为琼州人,幼年师事薛道光,得太乙火符之秘,丹道既成,复归故里,以箍桶为业,混迹民间,和光同尘。于嘉定戊辰(1208年),游黎母山,遇一道人,笑曰:“子得薛紫贤太乙火符之旨,但未知太乙雷霆之法,亦可惜也。”陈楠回答:“某慕道而已,不欲多学,以分其志。”道人又曰:“子何其愚也。独善一身,不能功及人物,神仙不取,是故张正一战鬼于西川,许敬之斩蛇施药,古今所传,不可诬也。”陈楠曰:“山野一贫如许,安得质信以传此法。”道人首肯,而言曰:“得人即传,又焉用利。子能信奉,施功及众,即吾之功。”遂于一石穴中取《都天大雷法》,传付陈楠,并告诫之:“惟五雷不可小用,元始天尊每当劫运,必命五雷君降世保劫。昔阴六为水,尧有九年之灾,预期命三山雷火君降世,生于伯鲧之家,是谓神禹;火伯风霆君降世,为稷,播奏五谷。子宜保之,以度异时之劫。”临别之际,又谓陈楠曰:“吾非凡人,即雷部都督辛忠义也。吾师汪真人亲授玉清真王付度,今付与汝。”(14)至嘉定壬申(1212年),陈楠又以此雷书传予白玉蟾,白玉蟾再传彭耜。这里即记述了南宗自陈楠以来递传雷书的历史,又揭示了他们为什么兼修神霄雷法的的根本原因——不求独善一身,但愿功及人物。 此外,陈楠又得那位自称“辛忠义”的道人所传《太上三五邵阳铁面火车五雷大法》及邵阳雷法印,收载《道法会元》卷一二二。其中曰:“凡召雷部将吏及邵阳雷公,皆以此印符牒,谓之暗号,大有报应,昔邵阳将军得遇六波天君,密付此符,同雷部辛天君于海南,授与陈泥丸真人,流传至此。”(15)陈楠亦自述说:“昔邵阳雷公于南岳衡山祝融峰顶,得遇六波天主帝君,授以三阳五雷之道,使之掌风雷之政。凡天下水旱、人民疫疬,皆隶之焉。昔六波天主帝君,乃以都天大雷火印并三阳五雷神火之印,及雷霆都司符玺。悉以付之。自是邵阳雷颐指神气,使风??????昀?E?? 籀?雷立至,积久而有大功,闻于上帝,遂诏封为三五邵阳雷公火车将军,以掌中斗大魁五雷之政。……昔晋旌阳县令许君逊隐于豫章之西山,后数年丹成,得九天灵剑之术,飞神驭气于西山之上,专以伐蛟为心。蛟精知之,遂遁于潭州之境。上帝闻知,乃降诏以此书赐许君,以斗府雷雨判官为职,仍以邵阳五帅为将,诏立邵阳五雷元帅之司,以斗府雷雨判官掌之,以邵阳五帅辅之。因此许君遂得风雷之权,蛟精寻亦剿绝。此事乃吴猛、丁义二君当时得其传流,年代更变,流传至今,其有得是书者,亦须秘受,当体旌阳许君所得之意,及邵阳五帅所聚之因。古甚秘之,亦莫有传之者,独吴、丁二君派其源矣。”(16)所谓体许逊“所得之意”,即是当承许逊济世度人、驱邪灭妖的传统,发扬道教大乘的精神。 陈楠在继承南宗道统的基础上,完善南宗修道求真的理想,从偏重个人的修持,到关心社会的疾苦,这确实是一大进步。在他看来,修丹之法不仅可以打破虚空,跳出五行,而且能够“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闻九天,目视万里”,建功立业于尘世。当白玉蟾问曰:“祖师张平叔三传非人,三遭祸患,何也?”陈楠明确地回答说:“彼一时自无眼力,又况运心不普乎!”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南宗前期宗旨的弊病,所谓“运心不普”,即是对张伯端只求金身圆满的批评。故他希望弟子白玉蟾不要保守,应辑刊丹经雷书,“散行天下,使修仙之士可以寻文揣义,妙理昭然,是乃天授矣。何必乎笔舌之传之哉!”“吾将点化天下神仙,苟获罪者,天其不天乎!经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何谴之有?”(17)正是这种恢大度的思想,教育了白玉蟾,使得白玉蟾整理,刊印了一大批道教著述,并勤于著作,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道教文献,这些都与陈楠的开明与大度分不开的。 《道法会元》卷七六所载《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成书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后亦为陈楠、白玉蟾所得,并做序以传世。白玉蟾序曰:“去圣逾远,谈道者多,曲学旁门,乱真者众。后之学者,无所参究。非缘后生福浅,亦由恩情爱欲,一念恋着,心境不清,是非之胶扰。亦不知千经万论,以求道要安在,则其去道愈远矣。或有苦心学行,持而不见功者,非道负人,皆奉道之士不从明师,而所受非法。或依法行持,而不见功者,皆奉道之士不遵戒律,而学法不验。有志于此者,苟能清心寡欲,以明道要,以悟玄机,犹当广求师资,勤行修炼,依法行持,何患法之不验哉!故《天坛玉格》云:不行修炼,将不附身。不漱华池,形还灭坏、火师又曰:凡受五雷大法,非上品仙官之职,不能悟此玄机。内则修炼自己还丹,故外则馘邪治病。至人所述,非可诬也。是知非学法之为难,而澄心修炼为之难,而得遇道之尤难也。”(18) 陈楠得丹诀以固命求真,运雷法以济世度人。《仙鉴》曰:“每人求符水,翠虚捻土付之,病多辄愈,故人呼为陈泥丸。宋徽宗政和中,擢提举道录院事。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所至与人治鬼。潮阳民女苦狐厌,狂易无度,翠虚用雷符熏狐魅杀之。时披发走,日行四五百里,鹑衣百结,尘垢满身,间食犬肉,终日烂醉,莫测所如,而济人利物,效验有不可掩者。”后定居长沙,“湖广中人常问翠虚觅诗。但自口缕缕而出,皆成文理,第不肯亲书,竟未解其故。有《翠虚妙悟全集》行世,及作《罗浮翠虚吟》。以丹法授琼山白玉蟾,其出入白玉蟾常侍左右。” 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陈楠赴漳州参加鹤会,预知将逝,遂留四句,命白玉蟾题曰:“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踪。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19)此时白玉蟾伴随左右,在漳州梁山亲见陈楠入水而逝。《静余玄问》载白玉蟾其弟彭耜说:“先师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与一箍桶老子椅角入水而逝,当时有潮州葛县尉在潭州宁乡县见之。先师与尉之父为久契,因寄书使尉归以达其父,后方知当日在此死,在彼见。予时随侍在彼,目者见其事。”(20)时人谓之“水解”。 陈楠的年寿不详,但当为百岁老人。因曾“于政和中提举道录院事,计至嘉定六年尸解,己百年,盖百数十岁矣。”又据明人郎瑛《七修类稿》曰:“陈箍桶相传宋仙也。能道徽、钦事甚悉,跣足蓬头,冬夏单穿衲衣一领,衣甚旧而不污,须鬓斑白,目一色若苍玉,然可半百人矣。名公皆欲求见,隐显不测,今日江东,明日关陕,非自来不可得矣。”(21)陈与行《跋陈泥丸真人翠虚篇》亦说:“先生自言阅岁四十三,而人有三世见先生者,亦异矣。平生著述有《紫庭经》,察判潘公景良锓传;《翠虚篇》,真息予王公思诚续编之。自丹经行世,几千万卷,高者入虚无,下者骋怪幻,如先生之书烦趋要,剔伪辨真,开后学以从入涂。归宿之地,凿乎有所据依,以为人皆可学,而卒莫有能学之者,岂真不可学耶!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夫道一而已矣。翠虚之门有鞠九??????昀?E?? 籀?思,沙道昭、白玉蟾,皆心传口授其高弟也,是三人者不可得而见,幸白公岁一逢焉。翠虚之道,得白公而益显。”(22)这里所说的“阅岁四十三”,当加上六十,即为一百零三岁。 由于陈楠对传播神霄雷法的贡献,神霄派即奉他为本宗祖师。明张宇初《 泉集》卷一曰:“神霄则雷霆诸派,始于玉清真王,而火师汪真君阐之。次而侍宸王君、虚静真君、西河萨君、伏魔李君、枢相许君,倡其宗者林灵素、徐神翁、刘混康、雷默庵、万五雷、方贫乐、邓铁崖,而上官、徐、谭、杨、陈、唐、莫而下,派亦衍矣。”(23)其中所说的“陈”,盖指陈楠而言。 南宗五祖白玉蟾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一说福建闽清。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传奇与史实: 白玉蟾师事陈楠,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临终付嘱。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 白玉蟾于嘉定中(公元1208-1224),曾诏征赴阕,对御称旨,命建太乙宫。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一日不知所在。 思想与著述 :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精、气、神的修为。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 白玉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在雷法及符咒应用上,认为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内炼功夫高下而定。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而内炼功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白玉蟾对内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飞烟”(见《道藏辑要》之《冬至小参文》),他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之中。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还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他先后收了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参考文献:《道教大辞典》《辞海》《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中华道教大辞典》《历代真仙体道通记》《金盖心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