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全真丙申坛传戒大师讲经系列丨《太上感应篇》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迟信觉 参加讨论

    主讲人:保举大师迟信觉
    开经偈语:
    祸福无门人自招,善恶之报影随形。
    玄都至圣早点破,奈何世人总难明。
    我今天宣讲的经典是《太上感应篇》,众戒子对这部经书并不陌生,因为这是我们在学道初期必修的一部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太上”就是至高无上,是最崇敬的至尊称呼,是天地间最高的境界。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词语中最最尊贵的名词,代表了经典的权威性、庄严性和唯一性。我们道祖老子是老君爷八十一化中第十八化身,“紫气东来,青牛西去”,正是道出道祖圆颐之期与尹喜真人在函谷关相遇,留下道德五千言后,便与尹喜真人西去化胡的事迹。因度人无数,传下修道宝典《道德经》,众生感其恩,也称道祖老子为老君,即道德天尊。
    《太上感应篇》的典故
    关于这篇经文的来历,有一个与我们道祖有关的典故。
    
    这是我们在学道初期必修的一部道教经典(图片来自武汉长春观新闻中心)
    相传有一天老君爷弟子凌虚真人和白元真人为拯救天下苍生来到了玄都洞,凌虚真人挽起灵诀,念动咒语,在洞外踏罡步斗,焚了真符,那洞中即刻现出道路,二仙随即步入洞内。一刻工夫,便到了老君爷所居紫府。刚到门首,便有仙童迎接道:“老爷说今天二位真人要来,命我在此等候,果然来了。”即领着二仙往里而去。老君爷在前厅坐着,二仙在厅外礼拜。老君曰:“你二人免礼罢。”命进厅赐座。二仙入内叩首,在侧坐下。老君曰:“凌虚又发慈悲了。”凌虚见老君爷未卜先知,已知个中因缘,便道:“弟子惶恐,惊扰圣驾,还望道祖慈悲,垂教化以度生民。”
    老君曰:“人心不静,惊扰其神,执著万物,恋于得失。乃至趋炎奉势,迷失本心。不知罪福皆由自造,眛理欺心。祈福祈生,却不晓皈依之路,竟至堕于旁门,实可悲哉!我今为你等宣讲感应真文,你且仔细记下,传与世间,令使凡俗知道,依次而行,则可超生。乃至仙册留名,神升上界。”
    说罢便闭目半晌,头顶现出紫气,整座紫府上有庆云覆盖,宝珠点点若雨滴垂下,诸天仙乐奏起,无量仙真尽来集会,诸仙官仙童等尽在厅外席地而坐,听老君爷宣讲无上妙道。
    半个时辰过去,老君宣讲已毕,诸仙顶礼赞叹。老君曰:“凌虚可记得明白?”凌虚道:“不敢忘了一字。” 老君道:“你可速速录为文字,流传世间,令有缘之人得之,按此修行可证大道。”凌虚道:“弟子领命。”老君道:“你且去办罢。白元也协助凌虚一下。如此功德,获福无量。”
    二仙叩首领命,随即告退。凌虚真人录《感应篇》,流布于世。
    二仙诸事完毕之后回老君爷处复旨,老君曰:“道无善恶,人分贤愚。障迷自性而不能明者,为凡情所拘,执著万物而生贪求,烦恼亦随之而生,身心忧苦,不得解脱。若能明了一切皆是一心所造,心清则神灵,神灵则慧生,如此便近于道也。”二仙稽首曰:“道祖慈悲,为诸众生指明道路,驾设慈航。如今而后,天下万民必乐于向善,而世界太平,盛世当兴了。”
    
    令有缘之人得之,按此修行可证大道(图片来自武汉长春观新闻中心)
    善书典范:《太上感应篇》
    

实际上现在流通的《太上感应篇》文句多取自东晋葛洪祖师《抱朴子》“对俗”和“微旨”两篇,全文共计1277字,分总论、善行、恶行和结论4部分,凡列举22项善行,155项恶行。南宋理宗(1225-1264)对道教十分推崇,在篇首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并协助出版流通。
    《太上感应篇》是后人编写善书的典范,在传统社会几乎无人不晓,在清代与《文昌帝君阴骘文》及《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合称道教的“三圣经”。
    《太上感应篇》的内涵
    《太上感应篇》中感应二字是全篇的重点。太上道祖是在感应到了世间大众对于自身恶行的放纵和修真悟道的无知,于是降下经典指点迷津。我在这里所要阐释的感应却是道祖深层次的感悟。就是对信奉大道的出家道士的一种希望和指导,我们都是信奉太上无极大道的出家人,我们修炼的长生久世,并不是长长久久生活于红尘俗世之中,享尽荣华富贵,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久世,是要得道成仙、位列仙班。
    自己的修炼是否成功,并不是仅仅体现于表面的层次,比如说苦修苦行,我们的苦修苦行实际上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要想累积功德,就要济世度人,想要济世度人,就要体验种种黎民之疾苦。我们苦修就是要遍尝世间疾苦,深深感受到黎民的苦难,只有坚持正念,不履邪径,心境圆满,渐脱凡尘,才能调动身体中那先天的一丝道气,找到真我,渐行大道。
    
    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久世,是要得道成仙、位列仙班(图片来自武汉长春观新闻中心)
    性功圆满了,我们身上三魂七魄也就是今天所统称灵魂就具足圆满了,可以修炼元神了。当然这同时还要进一步的命功修炼,筑基结丹,性命双修,才能炼化元神,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婴了,待一颗无形无质的金丹炼成以后,用粉碎虚空的方法脱离丹室,化做一颗莹莹灵丹,上冲中宫位置,寻本性而练化元神,谓之“明心”。阳神炼化纯圆,飞腾而上于脑中“见性”。寻着离宫阴神,聚结合体在泥丸宫里,霞光满室,遍体生白。一战将息,而又回归于腹内元神处,合化为命胎。叠起莲台,虚养命胎,进而胎化元神,默默温养,直待紫气虚来时节,元婴养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门,旋而又回。元婴修炼成功过后,就已经是半仙之体了,指的是返回”婴儿”(即无损)的境地。
    我们道教前辈祖师十分重视保持“婴儿”、“赤子”的状态,即返璞归真通过修炼,达到清净无为之境,心灵犹如婴儿一样,元婴的修炼也是内丹修炼的一种方式,简单的说元婴是指修真之人凝聚全身元气,化成的一个纯能量体的自己,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自己。
    第二、道士就是有道之士,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真也。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全气可以养心,欲全真气,先要心清静,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身心合而返虚也。是故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三元至要。“皆以正心诚意,少私寡欲。神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慌地狱门”。
    我们日常的行为要清新脱俗,这时的苦修苦行就是针对世人的欲海浮沉,奢靡浪费,每一位戒子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世人的榜样,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都要有超越性,我们并不是世人所想的那样的不食人间烟火,历代祖师创教如果没有超越性和超前性,也就不会一直得到众生的认可和支持,我们今后怎样去做,直接决定我们的大道的方向和兴衰。
    “行善”是成仙的路径
    在《感应篇》中,“行善”是成仙的路径。“夫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众戒子不可不谨慎,所以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这里的“善”,不仅是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去行善,去济世度人,而是要让世人自觉自愿的也去行善,度一人为小善,以苍生度苍生才是大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戒子不但要深刻感应“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等等度人之法,而且还要教会世人度人之法,如1800多年前我们道教创立初期在蜀地的驿站,当时驿站之中的人们自发捐出义米供路人食用,路人也会继续捐出义米这种模式,不就是现代社会正在提倡的正能量传递吗?
    
    在《感应篇》中,“行善”是成仙的路径(图片来自武汉长春观新闻中心)
    祖师传教具有很强烈的超越性。凡夫的心志是不坚不实的,所以即便在短短一生的数十年之中,也难做到彻底的信心不退。凡夫的身心活动。总是善恶杂陈,信疑参半的,何况我们在生死之海的大洪流中,载浮载沉,忽上忽下地幽苦沉沦呢?今生入道求仙,如若道心不坚固,信心不落实,行为不清净,念头不正确,便很难位列仙班。但是,既曾种过信道的因子。过了相当时间,又必将再度显现,再度求道。
    文昌帝君说:“世人每日清晨诵持感应篇一遍,可以消愆灭罪;感应篇行之三年,万罪消灭;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孙贤明,荣登科第;行之十年,寿命延长;行之十五年,万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孙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仙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仙班。”这是成道祖师说的话,大家要谨记,持诵经典为的是读经万遍,妙理自明。妙理自明才能行道自如。
    讲经节选
    1、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从一开头,就使人产生了神圣感和庄严感,因为这是我们的太上道祖在开示后辈们以及世间的一切众生,教导世人要知道“承负”,要知道“冥冥之中,自有报应”,这四句话把感应理与事都说的非常的透彻。如果要深入讨论感应之事,必须要从大经大论之中,在甚深的大道之中去讨论明理。首先对于福祸、善恶的感应信得真、信得切,而后我们的修为才能勇猛精进,证圣成真是必然的。所以这一篇道经可以作为道门戒律的代表,因为道法的修持,一定是以戒律为基础。所谓因戒而返璞归真,才能生智开慧,进而天人合一,才能入大道之境。
    我们的智慧未开,不能返璞归真,皆由诱惑、贪欲所蒙蔽,正如《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我们现在不正是在寻找我们每一个人的那一点慧根吗?
    2、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这一段直指天界诸神对我们无时不刻的考察感应,我们修道之人与常人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是会时时刻刻被天庭所纠察,哪怕是临时起意的一个小小的恶念,都会上达天庭,得到相应的惩报,这种严格要求的结果毫无疑问,可以使我们时时处处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够养成崇敬之心,崇敬乃功德之根源啊!久而行之证圣成真是必然的。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图片来自武汉长春观新闻中心)
    3、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书中介绍的神灵具体有四种:司过之神、三台北斗神君、三尸神、灶神。神能称之为神必有其灵异之处:司过之神对人之罪过进行定性;三台北斗神君高高在上,俯视人间万象,也起到的是考察鉴别作用;三尸神暗藏人体内,感应心神,那就与人的内心动机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灶神终日与人同室而居更是一言一行逃不过他的耳目。
    总而言之,神灵的外在监督表现在依据其行为进行定性定量,从而决定为其赐福或者降祸。
    4、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一纪是十二年,这是大过失;一算是一百天。不一定是你减少了寿命,减少了十二年,或者是减少了一百天的寿命,这个不尽然。做大的恶事十二年不走好运,做小的恶事一百天没有好运,诸位细细在这里面去观察,这个感应之事,感应之理啊!
    你能够看的出来,能够体会得到,这也是一门实际的学问,对于世人来说,都希望生活在世界上的时间尽可能的长久一些,世俗之人长生求的是可以多多享受一下各种各样的物质条件,可以多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前提条件是要有福德,才能有享受。所以就要广施善行。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讲长生久世的唯一目的就是积功累德,最终才能够证圣成真。了解到了其中的差别,就可以使我们不忘初心,悟道修真。
    5、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其中两个“必”字已经非常的明确表明,这种神仙监督、天降福祸的必然性。《感应篇》从这一角度为我们每一位道长指出了“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之要求,世人今生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与我们每位道长可以入道成仙的原因都是同样的,累积善行、功德,才能够感天动地,正如《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才能够得天地之灵气,才能寻求到自己的那一丝先天真性,达到智慧开悟,大彻大悟,毫无滞怠的穿梭于宇宙天地之间,成为济世真仙。
    结束讲经后,对坛上众戒子的期望:
    今值丙申传律脉,羽士满堂听真详。
    真功真行莫慢怠,他日成真赴蓬莱。(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整理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