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学 > 大德名山 >

禅僧担当:荷担如来家业 道破天地 非修非证

http://www.newdu.com 2017-12-30 腾讯佛学 白木 参加讨论

    
    荷担如来家业(图源:网络)
    文 / 白木
    明末,云南有两个高僧,一个是律师见月,一个是禅师担当。这两人年龄相近,可惜却是从未碰面,不得不说是个憾事,诸如近代虚云老和尚跟弘一法师一样,也是未曾见上一面。
    不过担当与明代另外一个奇人——徐霞客却是交往很深,成为“只许一人知,何需天下识”的终生知己。徐霞客去云南之前,好友陈眉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写信给担当和尚:“良友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今来访鸡足并大来先生,此无求于平原君者,幸善视之。”
    那时,担当还没出家,叫唐泰,字大来,性情中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文人世家,自幼也是神童,五岁习文,十岁做诗,似乎也是仕途不第。徐霞客去云南之前,已是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的窘迫之境,担当接到信后,提前十天在昆明等候,把徐霞客接到普宁热情款待二十来天,两人游山玩水,诗歌酬唱,离别时担当和尚除了给足徐霞客盘缠之外,还把友人后面要去的地方一一安排好朋友接待。徐霞客在日记里记下:“大来虽贫,能不负眉公之意,因友及友,余之贫而获济,出于望外若此。”
    担当和尚出家前,也是一名反清复明的义士,起义失败后,在鸡足山出家为僧。那一年,他五十三岁,那个时期高僧辈出,诸如被后人誉为清初四僧的: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他们都是僧人,都是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一代宗师。而明末清初画僧之多,成就之极,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同为诗、书、画“三绝”的担当和尚艺术成就,开一代先河,树一地新风,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诗,董其昌说:“大来诗温淳典雅,不必赋帝京而有四杰之藻;不必赋前后出塞而有少陵之法。曩予所求之六馆而不得者,此其人也。”他的书法,有人认为比石涛与八大山人还好“以书法论,石涛多肉而乏骨,八大山人质朴而少韵。担当超凡脱俗,似更胜一筹。”他的画黄宾虹评价“老衲笔间无墨水,要从白处想鸿。此但当上人自题画句也。画法虚处难于实处,其妙从禅悟中来。”
    大师在心性上都是相通的,黄宾虹这句“画法虚处难于实处,其妙从禅悟中来。”跟弘一法师那句“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是同一个道理。担当自己也说:“画中无禅,唯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若无一笔是画也非画”。“天趣若随吾笔转,画禅无墨教谁参!”
    我们把他看做一个画僧,是一种片面的认知,他是一个禅僧,一个明心见性的出家人,一个了却生死大业的高僧,道破天地,非修非证。
    
    明心见性(图源:网络)
    画,仅仅是担当和尚表心的痕迹而已,他的云水禅心,可画,也可不画,只是缘起。诸缘和合而生诸法,担当若没有出家,岁月长河中顶多只有文人义士唐大来,而非高僧释担当。更不会出现这个偈子:“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断了谁敢坐?”
    担当,担当,荷担如来家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担当天下大任。
    担当原本法名叫通荷,有一天,与禅友大错和尚(俗名钱邦芑)对咏联句,通荷出上句:“东方欲晓天下识。”大错接续下句:“文采风流一担当”。自此通荷便以“担当”为号。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宏愿,也许正是担当和尚所想担当的责任。
    要不然他不会在筇竹寺留下那幅警联“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我第一次看见这幅对联时,就被这对联里所蕴含的德与禅机所震撼。僧人一粥一饭,来自千家,古德言:未成道业,应受此食。五观堂内,也有一幅对联:“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托钵来,结斋去。若非圆融无碍,识得本我,这话是不能轻易说出,佛门中素有一粒米大于须弥山的说法,故弄玄虚,会招果报。祖师大德们的一行一言都是从戒定慧三学亲履实践而来,而非文字狂禅。
    禅宗史上有个因一字之差,堕五百世野狐身的公案,叫“野狐禅。”
    这个公案与百丈怀海相关。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着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
    “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我巳免脱野狐身。住在山后。乞师依亡僧礼烧送。”
    一言失身,万劫难复。
    虚云老和尚在《搭蒋公问法书》一文真确道出:“故最上根者与言禅,上根者与言教,重分析者与言唯识,普通者与言净土……”老和尚此言也不是说教有高下,而是量众生根器,权施方便宣说,永嘉大师言:“证实相,无人法,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参禅者,皆是大丈夫中大丈夫,内无所求,外无所得,立地成佛。我们再来看看担当和尚在盘龙寺祖师殿留下的一个偈子:
    “个中合有人,问往古来今谁破?
    活处元无佛,任眉横鼻直俱非。
    这个骨堆,是怕死的猛然见了皆道活;
    一团热铁,在咬破者即时呕却岂容吞。”
    信手拈来,皆成妙用,这个偈子是参禅悟道的真知灼见。担当和尚大破大立,把疑情参透,把命根坐断,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真空妙有,人法二空。
    1637年,担当和尚在大理感通寺圆寂前,端庄示众,留下偈子“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断了谁敢坐?”好友冯苏在《担当禅师塔铭》如此写到:“始焉儒,终焉释。一而二,二而一。洱海秋涛,点苍雪壁。迦叶之区,担当之室。”
    正如佛言:“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阿弥陀佛。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