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历史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老子[注: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的见解非常犀利,他对于人间的各种情况,也十分了解。
    譬如谈到说人间的灾难,老子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呢?他说过一段话,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谓的仁是指偏爱,他是说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那么什么是刍狗呢?根据庄子的说法,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人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在祭桌上要放一些刍狗,等于是陪伴在祖先旁边。 
    我们要向祖先跪拜,它也放在供桌上,所以这个刍狗呢在我们祭拜的过程,备受尊崇放在祭桌上,接受人的膜拜。
    但是一旦过了这个活动之后,刍狗是用草扎成的就随便丢在地下,让别人践踏,别人把它捡回去当柴火烧。所以呢老子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万物他有荣有枯,有荣就是繁荣,枯就是枯萎。当你在发展的季节,好像上了桌面,非常的自在得意,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季节,就必须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所以说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有一朵花春天开了,夏天让别的花,你说不行我四季都要开,那别的花怎么办?你这种生物繁荣发展,那别的生物呢?所以生物有他的生态平衡,他形成自己的食物链,不会特别喜欢哪一种,或是讨厌哪一种。
    所以老子是很有智慧的,他是一个很清楚的观察[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时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者,看到天地里面,万物都有他的季节去生长繁荣,同时时候到了,就必须枯萎,甚至最后归于幻灭。
    所以老子对于万物的这种理解不带任何感情,所以我们对于人生遇到许多自然界的情况,也尽量不要带有太复杂的感情。说我现在碰到灾难,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或是老天对我不好。这有时候是自然界的情况,没有人可以想得透他里面的问题。当然另一方面,就个人修养来说,老子另外也说过一句话,他说到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这样的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
    很多人看这句话都觉得固然有道理,但是不太容易去理解,为什么?我怎么可能没有身体呢?按老子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活得这么辛苦,到处受人的约束,必须跟人努力来配合,认真的工作,才能够养活我这个身体,为了这个身体必须委曲求全。
    所以我之所以有祸患,不都是为了这个身体吗?如果我没有这样的身体,我就没有什么祸患了,但是怎么做得到呢?他意思是说,你不要以自己的身体为意,就太在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