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哲学教育的话语交往维度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湖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哲学教育需要突显话语交往的维度,需要发挥话语交往的作用,使哲学精神真正成为“使人成为人”的时代精神,使哲学思想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行动指南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此相应,哲学教育则成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教育主要采取教科书式的单向课堂传授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对话语交往在哲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哲学教育只有充分发挥了话语交往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从而实现自身的教育目的。
    所谓“话语交往”,是指人们以语言为媒介,基于生活世界的背景知识,就思想文本和社会实践的意义进行的主体间的话语互动,它主要表现为主体间通过语言来提出主张、质疑、批判和辩护的过程。而这种话语交往的顺利进行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第一,话语参与者需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才能表达出让他人能够理解的观点或理解他人的观点;第二,话语参与者需要具备对现实生活世界意义的理解。这里所谓的生活世界是任何一种话语交往都必需的背景,它向话语交往提供意义来源和动力,话语交往则将生活世界的意义主题化并使之得以创新;第三,话语参与者需要具备在现实社会中与他人交往和遵循规范的能力。因为,话语参与者之间的交往总是在一定现实社会中进行的,必须遵循这个社会中的相关规范,才能使得双方的交往能够顺利进行。理想的话语交往要求双方在平等自由的无强制条件下,根据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表达主张和约束行为。
    实际上,这样的话语交往一直存在于哲学教育的各种方式中,正是它使得哲学成为哲学,也正是它使得哲学教育成为可能。
    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千个哲学家就有一千个回答。但是不管答案是什么,人们大多都能够认同哲学具有如下的几个特征:第一,哲学作为一种活动具有对话的性质。第二,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总是在已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是在与前此思想的关联中,新的哲学才得以可能。换句话说,哲学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第三,哲学作为时代的精华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第四,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之学,只有在我们真正理解并使之成为自身内在的组成成分时,它才真正成为我的。这种理解和内化必须建立在主体自由自律的基础之上。由哲学的这四个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话语交往构成了哲学的内在特征。话语交往与哲学的这种关系就决定了话语交往与哲学教育的关系。
    首先,哲学的对话性质决定了哲学教育不能只采取教科书式的知识传授模式,而应采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话语互动的方式,不管这教育者是学院教师还是哲学著者,亦或是如孔子等哲人,也不管受教育者是学生还是读者,亦或是如颜回等学徒,哲学教育都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就哲学思想本身进行话语交往。也正是在这交往中,受教育者将哲学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哲学的承前启后特征决定了哲学教育不能以传授僵化的知识为目的,而是需要根据时代的需要,通过与前此思想(哲学史)的话语(语言或文字)交往对思想做出新的理解,从而使哲学成为当下时代的精华。这样一种理解看起来似乎是受教育者在对哲学文本的沉思中完成的,但是,实质上,这种“沉思”是受教育者通过语言来理解哲学文本的过程,它既是基于文本本身对历史的理解,也是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生活世界的背景知识对文本自身的创造。这是一种话语交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融合。也只有在这种融合中,旧有的哲学思想才能从既定的文字中绽放出时代的耀眼光芒。
    第三,哲学的社会批判特征决定了哲学教育不是单纯的意识活动,而是运用语言与现实社会中的主体进行话语交往的实践活动,这种交往既表现为与代表不合理现实的思想进行话语批判,又表现为对合理的思想进行话语论证,甚至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现实制度的战斗宣言。这里的哲学教育不仅仅甚至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表现为一种具有鲜明立场的行动,表现为强烈的理想追求。
    第四,哲学的内化特征决定了哲学教育不能采取强制的灌输方式,而应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个性的基础上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自由的话语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使哲学智慧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也才能使得受教育者根据这种精神来合理地行动,从而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任何强制的哲学教育只能激起受教育者出于对自身思想的保护和对压制的反抗而拒绝哲学思想本身,从而产生消极的后果。(作者朱松峰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