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则次之。”意思是,心死掉了是最大的悲哀,比人死掉了还要厉害。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抗争,也没有任何是非观念,没有任何荣辱廉耻,这不是最大的悲哀吗?孔子用生理现象讲了一个哲学道理。 但仔细回味孔子的这句话,其实他也讲了一个生命科学事实,就是承认“心”是人的最重要的器官。它以不停的跳动推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旦它的跳动停止了(即“心死”),人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至于身体的死亡却在其次,只要心不死,血液循环不止,人的生命就可以延续。 我们的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心”的重要性,只是这种认识有些错位,把人的情绪、思维、智谋等属于脑神经的活动,都归结为心,所以汉语里有“心情”、“心绪”、“心思”、“心计”、“心机”、“心灵”、“心智”等等词语,而从《汉语大字典》统计,以“心”(含“忄”)为偏旁的汉字竟有1174个。可见,“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 正因为“心”对人非常非常重要,人对“心”也非常关注,对“心”的功用也分析得非常明细,几乎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通常把精神上的疲劳称作“心累”或“累心”,而这种疲劳恐怕是人们最难承受的了。如果一个人异常高兴,汉语就要说“心花怒放”,起码也要说十分“开心”。 人立于世间,首先要秉持一颗“良心”,要出以“公心”,力戒“私心”,不能有“野心”,但要有“雄心”。做事先要下“决心”,还必须有“恒心”和“耐心”,更要“精心”和“细心”,绝对不能“粗心”;对未来要有“信心”,如果遇到挫折,坚决不能“灰心”;读书、研究要“专心”,不能“分心”。 中国文化主张待人要“虚心”,也要“实心”,还要有“爱心”和“热心”,绝对不能有“坏心”,更不能有“黑心”;面对钱财诱惑,要切忌“贪心”;面对美色,要革除“花心”,切戒“贼心”;有些事必须“费心”,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人讲究伦理,父母对儿女总是特别“操心”,甚至可以把“心”操“碎”,即使如此,做父母的也“甘心”;做儿女的对父母要“贴心”,要理解父母的“担心”和“苦心”,对父母要尽到“孝心”,为人做事要让父母“安心”和“放心”,决不能让父母“伤心”。在人与人之间,要提倡“爱心”,要相互“关心”,要拿出“诚心”,真正做到“以心换心”,“心心相印”。当然,对某些尚有疑惑的人和事,也不妨存有“戒心”;对“假心假意”的人,也不要轻易掏出“真心”。对可能出现的骗局,一定要“小心”。 世间的事,并不是件件都“舒心”和“宽心”,有时候难免让人“窝心”、“闹心”、“揪心”,有些事也的确让人“痛心”和“钻心”。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尽量做到“松心”。 在历史上,儒家叫人们“修心养性”,道家叫人们“清心寡欲”,佛家叫人们“识心见性”。儒道佛三教合一,就是叫人们的“心”要“清”,要“静”,要“明”。宋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样一颗心,立在天地间的价值就大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