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决定今年3月至明年7月,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并且列出20个样板戏剧目唱段,引得舆论哗然。 我举双手赞成艺术进课堂,也不反对样板戏,因为那毕竟是京剧这种表演形式的最高境界,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对艺术采取“去政治化”的态度。但我却反对全国只有一个剧种和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不认为很多人主张的各地用当地剧种“取代”京剧就是一种好办法。安徽在课堂上推广黄梅戏、北京推广京剧、客家人推广汉剧、广东推广粤剧、粤曲等等,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狭隘,用当地的惟一性取代了艺术本身的多样性。 从现有资源可利用和师资力量的保障等角度上说,当然是“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最好,不仅近水楼台,而且有利于培养下一代的家乡情怀和家乡“共同语言”,还有可能顺便弘扬和发展地方文化传统,不失为一举多得的事,昨天的《南方都市报》就报道了佛山网友提出粤剧也应该进入当地的中小学课堂。 然而,这样做使艺术教育本身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背离了其最根本的使命和目的,从而有可能排斥选择、排斥多样性,变得面目可憎。如此,自然得不到孩子们真诚的欢迎,其所附加的种种功能自然也无法实现。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一切围绕着孩子,以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为原点,通过艺术的教育和审美来培养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孩子们对美、爱和责任的敏感与热爱。 从这个原点出发的艺术教育,一定是以尊重孩子们的天赋和兴趣为前提,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强制的;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长、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运动,有的爱书法或美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有诸多途径,单就传统戏剧一项,除了京剧,可供选择的还有昆剧、越剧、豫剧、粤剧、黄梅戏、川剧,等等。并非四川的孩子只能学川剧,上海的孩子只可学沪剧、越剧,山西的孩子只能学学梆子,东北的孩子只能学二人转,陕西的孩子只能吼秦腔。 除了中国戏曲,中国乐器、西洋乐器、中国书法、中国园林、中国绘画、中国民间工艺以及手工劳作、木版年画、龙狮、武术、陶艺、舞狮、木鱼书等,等等都可以一起纳入美育课。艺术是一个广阔的、博大的世界,我们过多地“代孩子们选择”,已然与艺术的广阔与博大背道而驰。 在教育教学的方式上,首先也应该是有大量的欣赏,然后才有孩子们发自内心、与众不同的热爱,然后再因材施教,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艺术是打开美丽心灵的一扇窗子、是磨练心性的一块最好的磨刀石,然而艺术教育离今天的课堂也远矣,音乐基本上只是学唱歌,我们小时候的必上课毛笔书法也早已不见踪影,顶多还有些硬笔书法在那儿滥竽充数。让艺术回归课堂,回到多样的兴趣小组,回到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应该不是一件过于艰难的事。(童大焕 作者为资深媒体从业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