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公布,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99万,预计明年的高招计划将突破600万大关。 虽然今年是扩招幅度最小的一年,但从绝对数量看,2008年的计划招生规模将比2007年招生规模增加32万人以上。将这一招生规模增量,与前不久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有100万大学生未能就业的库存积压相对照,让人五味杂陈。 高等教育之所以保持扩招之势,除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大学生之外,还有诸多原因。例如保持并提高大学升学率的需要。如果维持招生规模不变,有可能导致整体入学率下降,这无论对各级政府、学校、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将难以接受。 例如大学生存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之路,更多依靠的是过去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具体而言,就是985、211工程高校,和其他一些公立本科院校,一直以来,这被认为是抢占了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的饭碗。于是,在985高校、211高校基本维持现有规模不变时,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包括新增本科)、独立学院、民办高职高专,却需要继续扩大招生,实现自身的发展。 10多年连续地扩招,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普通高校招生的独大,会加重社会对这一途径的进一步依赖,近年来,高考之后有近300万之众的考生,选择复读参加来年的高考,表明除普通高校外,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生存空间,以及不上大学的选择空间,日益狭窄。如果不给其他形式高等教育以平等的待遇,不为学生提供高考考场之外成才的可能性,解决高中毕业生的出路的唯一通道,就是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等教育就始终面临扩招的压力。 而以学生规模来求办学效益的思路,则可能把学生作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来对待。不考虑实际的办学条件,一味追求发展规模,只会导致大学生越来越贬值。 面对600万的关口,普通高等教育,不应再追求规模,只关注外延发展,而应该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不然,高等教育的生产线可能向社会输送大批贴着“大学生”标签的并非合格的“人才”,从而影响自身发展。 同时,在普通高等教育之外,更要让学生看到更宽阔的成才道路与学习机会,这是给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整个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社会氛围。(上海学者 熊丙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