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大代表、网易CEO丁磊参加人代会时表示,大学生不着力于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是对社会充满抱怨,埋怨环境的不公,对长远的人生毫无益处,“大学生毕业了去当工资一千几百块钱的工人,清醒清醒,我很赞同”。此言一发,引发网友热议。(见1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出现“高不着、低不就”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之一,诚如网易CEO丁磊所说,是当前大学生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当前许多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根源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的因素吗?我们社会是否也应该从中得到反思呢? 首先,教育体制的弊病,制约人才的素质。受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往往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教育体制比较僵硬,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等教育弊病,教育内容往往是纸上谈兵,培养的人才适应不了社会实践的需要。一些大学院校盲目追求建设综合性大学,讲究学科的大、齐、全,而忽略了发展特色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一些大学盲目追求科研论文的政绩,而忽略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许多学校的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添鸭式教学;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训练,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缺乏公平的就业机会,导致“才未尽其用”现象。当前不少大学生未能找到理想的职业,往往并非是真正的素质能力问题,而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南京师范大学曾作过一项调查,通过对2005年江苏省8所高校的600多名文、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社会关系在找工作中很重要,通过父母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占到调查总数的27.2%。而认为父母社会关系不重要的学生仅占13.6%。千里马纵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如果吃不饱、力不足,它的才华也难以展现出来,而成为社会世俗中的“庸马”。 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以及是否让他们“才尽其用”,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的竞争力与民族的希望。当前关键要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建立公平的就业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前程。(廖志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