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1%,在校生数2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但是高入学率并不意味着优质人才资源的形成,反而与2003年以来学生就业率迅速下降的状况形成鲜明的矛盾。高等教育已经单纯从教育问题转化为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方面问题。人们开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模式提出了反思和质疑。大学 到底应不应该扩招?大学应该以怎么样的方式来为社会提供人才? 中国学者们主要从以下角度做了分析: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教育是否矛盾。有人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教育是可以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改造高等教育结构,准确定位教育机构和构造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尤其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采取更加符合实际的方式来弥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外延发展型”模式造成的教育内涵的缺失。 (2)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从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分析而言,大学生是不是符合需方也就是雇主的要求与供方(大学生)是不是对需方满意,成为分析的主要着眼点。 动手能力强弱是人力资源选择中重点关注的因素。因此,在高等教育提供人才供给中应该把加强能力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此外包括:注重情感锻炼(品行、亲和力等)、创新、创业意识和微观专业教育等。 笔者以为,无论是教育模式的探讨还是对劳动力市场对供需双方的分析都可以得出符合市场化未来工作方向的素质培养是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差距的最重要途径。 素质模型与中国大学的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在中文的翻译也为“能力”“胜任力”。有人将此解释为:能将某工作或组织中有卓越者和一般者区别开的个体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也可以是某领域知识、任职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显著区分的个体特征。世界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解释是:能够把平均水平与高绩效者区分开来的任何动机、态度、技能、知识、行为或个人特点。素质模型则是指对能力或者说能胜任特定角色要求的一类能力的一种汇总,是特定职位决定绩效优异或合格的必要特征结构。 根据素质模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对素质的概念理解上注重静态化知识理论的掌握。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方面,更多的是注重对品行、品德的课堂讲授。此外,在课程的开设上面,基础理论知识和通用知识也是多年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理论与知识的确没有必要经常发生变化,但是适用的条件和借助的工具在不断的创新中,仅仅固化理论讲解,并不能带来技能的指导。 以管理类本科教育为例,尽管国内绝大部分大学都设有管理类学科,但是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很多案例甚至还是国外大学教材案例的直接翻译,缺乏对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对市场信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关注更少。其结果无非是学习表现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存在差距,缺乏对具体管理素质模型的分解和针对性地培养。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MBA教育大大缩水,甚至出现企业中学习过工商管理课程人员设计的方案反而成为企业危机的一个导火索。 第二,素质教育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衡量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学校内部衡量学生知识获取和掌握程度主要是采取以考试为主尤其是期终考试(一次)来判断;衡量教师绩效采取研究成果的静态认定和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来判断;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毕业资格证书也主要是以考试考核为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对大学的衡量除了研究成果以外还侧重学生就业率的控制。衡量标准的粗放造成了诸如,高等学校研究成果多而现实指导性即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却并不多、高等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在就业期限上严格限制、对市场所需素质能力的培养标准衡量上缺乏有效的引导作用,导致了高等学校在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上缺乏变化 第三,缺乏对素质需求的调研,造成学生能力与市场需要技能的脱节。尤其对于一些实践性要求比较强的学科教育而言,雇主们希望的大学毕业生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标准上与学校的实际培养方向和考核方向的相关性不强。过去,雇主招聘主要是以学生成绩为基本参考,在招聘过程中能力测试的导向性并不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雇主在招聘过程中更加关注选择具有适合企业需要能力和潜能的学生。高学历与资格证书作为参考标准的影响力度日渐缩小。这就需要面向未来的素质需求的调查来指引教学体系的安排、教师课程设计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四,高等教育机构定位越来越趋同化。综合类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合并扩张整合学科门类,与此同时,却弱化了原有学科的专业特点。在素质教育的外在文化氛围上缺乏特性。 建立以素质模型为引导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型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结构才是力量。建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素质模型,注重对知识结构化、体系化的认知,尤其应该传授一种思考方式的形成和系统化思维。 第一,确定各方面的角色定位。学校应该是素质模型建立的主导者,对外部市场和社会所需素质能力的调查、设计相关维度、结合学校固有的资源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文化的营造者。教师在素质模型的指引下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形成知识的体系和知识的结构化。学生根据自己隐性特征发展各自能力。 第二,建立有效的衡量机制。适应知识、技能转换的衡量体系才能够对素质教育产生一个有力推动力。在培养方案的选择上,采取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素质模型的衡量标准。 此外,对教师的衡量也应该有一定的配套机制。比如,拓展教师来源,把实践经验丰富的有关人员作为学校教师重要的补充来源。同时,对教师的培训培养也应本着满足目前教学方式和能力需要的导向。在此过程中,学校主要扮演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素质模型因素调查者的角色。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部门作为评审方应该以素质模型为基本标准,关注静态指标和动态能力培养。 第三,聚焦与持续改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并不矛盾,核心能力形成精英教育,保证有限的资源实现有效性的利用。术业有专攻,高校素质教育应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在核心能力的培养上。(郭强 王雪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