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时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不难发现,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升的同时,汉语水平则呈急剧下滑之势。对此,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已经给予了较大关注,强烈呼吁不要漠视自己的母语,不要轻慢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于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仅从语言教学角度剖析,不会触及本质内涵。从文化角度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早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者的共识。然而,这些共识大多流于形式和表面,不能真正应对当下大学教育中“英汉失调”的趋势。众多英语教学研究者热衷强调“跨文化”,其实“跨文化”的基本前提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知,绝非舍弃自己的文化“跨”到西方文化中。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讲授,旨在突出英语教学的“文化特色”,而怎样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如何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并未给出合理的解说。许多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认知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碎片,而英语对汉语的冲击,导致汉语水平下滑,国学基础几乎无从谈起。语言、文化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使学习英语实现“交流”的目标设定处于尴尬境地。 借助英语实现预设交流目标过程中,内容是头等重要的,即用自己学到的英语向外传递什么样的信息?除了“器物”层面含量外,文化所占比重无法替代。有学者尖锐指出,对外交流过程中,总不能以手中的护照和黄皮肤印证自己是中国人吧。这一议论切中时弊,也提醒国人精研英语时,不应忘记国学是民族文化的本真所在。所谓对外文化交流如若离开了国学,我们的文化还有哪些实在内容可资交流呢?全球化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亦为英语热的强力“助推剂”。其实,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批判力,更需要有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对外来文化给予深层次剖析。有人认为,“国学热”是现代人精神饥渴表象,但更是对全球化的文化回应。涉及英语教学似乎与精神饥渴、精神家园荒芜等内容关系不大,但由于英语的“强势”地位,莘莘学子忙于英语,疏于国学素养,应有的国学基础知识欠缺,对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不可能有深层次理解。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很大程度上降解了文化价值意义,致使语言学习依然停留在表面层次。笔者无意向英语教学“问责”,但真正从学以致用层面考察,国学及其基础无疑是学习任何一门外国语的前提。偏废母语,忽略国学,不啻为舍本求末。 国学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重要性毋庸进一步论证,如何将其注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值得深入探究。讨论这一问题时,有一个事实耐人寻味,我们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学界泰斗们,不乏有精通外语者。那些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并未因谙熟国学,而制约对外国语的把握,精通几门外国语丝毫未影响国学的精深造诣。前贤往哲的成功经验告诉后人,国学与学习外国语绝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固然不能期待每个学英语的学生都成为国学大师,但大师们的国学与外国语相得益彰的成功经验,理应引起英语教育者深刻反思。人们已就当代大学生汉语水平低下,以及远未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英语现实水平发表过尖锐批评,考其原委,除了某些社会、教育体制层面的原因外,对母语汉语的轻视、国学知识贫乏是一个重要因素。母语和本民族文化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人为地剥离汉语和英语、国学与西学之间的联系,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老生常谈的话题。实践已经证明,真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仅着眼于英语语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养才是保障条件。由于技术至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位,汉语水平下降、国学知识匮乏直接制约着组合素质的提高。某种意义上讲,时下人们一再关注的“英汉失调”现象,即是技术至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深刻影响的结果。我们的英语教与学许多层面凸显技术、实用、功利等特征,缺乏人们常说的文化“底蕴”。语言学习与文化底蕴之间的关系毋庸进一步讨论,需要形成的自觉是,如何通过英语教学获得国学与文化底蕴的关系方面的认知。 英语教与学直接面对西方文化。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可足不出户地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英语教学如何应对西方文化、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渗透,抵制糟粕文化的侵袭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思想上构筑“防火墙”是必要的,同时,更应积极倡导提升国学修养和素养。因为国学不仅有助于英语学习,而且其中蕴含诸多至今仍然应该恪守的伦理、道德、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朴素的准则,对于增强抵制没落道德、价值观念是非常有效的。此外,思想厚重、内蕴丰富的国学对人的情操的陶冶功效不能忽视。至少应让青年学生了解摇滚乐、NBA、好莱坞大片的同时,也懂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岁寒三友等意境的深沉悠远;生活和学习需要西方科学技术催生的平面娱乐文化,也需要充满哲理和思想的国学知识,以体现自己的精神守望。 国学之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提升修养和素质。换句话说,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倡导注入国学,目的在于强化素质教育。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素养教育应是核心内容,而人文素质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应是国学——国人应自觉守护的精神家园。国学不是西学,汉语替代不了英语,但文化、语言内部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青年学生国学素养有待提升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绞尽脑汁让学生掌握多少英语知识的时候,国学的素养同样不可或缺,甚至决定着英语学习的成败。外国语的研习需要多重素养,自然包括了国学素养,国学大师的成功经验和英语教学实践均能够证实这一点。(作者:刘立群 哈尔滨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