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两清代军火制造遗址现太原西山 有重要保护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山西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正在进行文物实地调查的太原市文物普查二队,近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榆树峁村和红垴村首次发现了两处规模可观、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军火制造遗址。据介绍,这两处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太原市古代冶铁技艺和历史,探寻近代军火制造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榆树峁村是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的一个行政村,村边山峦起伏,山内埋藏有丰富的煤炭、铁和硫磺等矿产资源。太原市文物普查二队队员到该村调查时偶然发现,村中炉上沟山崖附近有一处分布较广、占地约20亩的军火制造遗址。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三面环山,沟壑纵横,沟内遍布煤窑、采矿洞、炼铁厂、废渣场等遗址,地面上散落着炼铁废渣、原料、模具和碎瓦、陶片等遗迹。从这些保存至今的痕迹,不难看出当年规模宏大的军火制造场面。在走访当地村民后还发现,村民们很早就有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制造军火的历史,到了清代,村中炉上沟已成为较有规模的军用子弹制造基地。这种被当地人称作“炮子”的子弹,是一种圆形小金属弹丸,主要是用火石、硫磺与铁的混合物制成,可在早期枪支上使用。在一处断崖上,还发现一处窑址遗迹,从中依稀可以看到两孔几乎被埋的熏窑,即烧制生产“炮子”模具的地方。
    在这处遗址西面红垴村,还发现一处军火制造遗址。红垴村是榆树峁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新发现的第二处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位于村子西炉上沟山崖上,分三个层次错落分布,上层有熏窑6孔,中层有煤窑遗址、炼铁遗址2处,下层为废渣堆积,遗址地表也遗存有大量炼铁废渣、原料、模具和碎瓦、陶片等遗迹。
    新发现的榆树峁村炉上沟和红垴村西炉上沟两处军火“炮子”制造遗址,在太原市西山地区还是首次发现,这表明清代这一带是制造业较为集中、发展规模较大的区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