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娘杨乃金用左手制作蜡染 黄华 摄 中新网丹寨10月31日电 题: 题:一个安徽女商人与一群苗家画娘的“蜡染新生” 作者:黄华 一次在生意场上败落后的贵州旅行,改变了安徽女商人宁曼丽的命运,让她从安徽来到贵州丹寨与苗家画娘一起,把苗乡传统蜡染技艺推向了世界。 “2009年8月,我在黔东南州的州府凯里旅行时,无意间遇见了丹寨蜡染。”10月30日,宁曼丽指着自己身上用蜡染布料做的衣服对中新社记者说,一开始她没想到这么美丽的图案竟然是一群画娘徒手画的。 宁曼丽原来是一个纱线商人,在安徽有自己的作坊,手下有60多个工人。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宁曼丽的作坊积压了大量商品,作坊眼看就要倒闭,心情低落的她决定来贵州旅行。在凯里,她无意间转悠到了当地举办的民间工艺品展会上。 “因为与纱线接触很多,我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一个机会。”宁曼丽说,展览一结束她一边联系上做蜡染的人,把自己带来的工厂里的布交给她们画,一边上网搜索蜡染这门技艺。 丹寨县志记载,蜡染是苗族画娘把动植物和日常生活的场景作为原型印在日用品上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技艺。这种技艺由母亲传给女儿,画娘们通过数十年的练习后能徒手绘制出别人无法复制的图样。 “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宁曼丽看见自己的布,经过画娘们的手加工变成了很特别的艺术品之后,决意留在贵州创业。她在丹寨建了一个蜡染传习所,通过网店、实体店、展览等形式销售蜡染作品。 “刚开始来村里招工,我们以为她是骗子,做蜡染怎么可能挣钱。”在传习所工作近6年的画娘杨二娜用流利的普通话对中新社记者说,6年前她还是一个听不懂普通话、在家相夫教子的普通苗家女,她在传习所白天做蜡染,晚上学汉语,近两年她又随宁曼丽去北京、上海、台湾甚至意大利的米兰做展览。坐飞机和出国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以前在家里女人没什么地位,现在有了工资,好多外国人和大学生都来这里叫我老师,说我是艺术家。”画娘王尔奎说,每个在传习所工作的画娘晚上可以带孩子住在这里,白天送孩子们上学,如果不缺勤,除了吃住,一个月能挣3000元到4000元(人民币)。 记者在传习所里遇到了一个用左手做蜡染的画娘杨乃金,当初右手不方便的她被宁曼丽带到传习所后在这里一呆就是6年,通过这门手艺,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国外留学。 因为蜡染技艺,宁曼丽与这群苗家女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11年销售不景气,她八个月没有发出工资,画娘们依旧在传习所工作,家里的男人们不理解,来传习所砸门要带她们回去,门砸坏了,但是一个人都没能带走。 宁曼丽的传习所现在有80多名画娘,还有一些苗家人则在家里把蜡染做好之后送到传习所销售,宁曼丽为画娘们的蜡染技艺申请了近30个专利,英国、美国和中国大学里的学生都曾慕名来传艺所学习,她也带着画娘和蜡染作品走遍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的传习所每年都能卖出5.4万平方米的蜡染。按淘宝上每平米100元的均价,她的产值已达540万元。 宁曼丽在采访结束时说:“我爱蜡染,蜡染让我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找到了方向,成就了新的事业,我会带着这群女人把蜡染技艺传承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丹寨县政协主席李永胜告诉中新社记者:“宁曼丽和她创造的商业模式在当地已经成为一个典范,她的发展经验在当地政协委员的推广下,成功应用到了丹寨古法造纸、丹寨卡拉传统鸟笼等行业,既保护了传统工艺,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