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感受广西南宁壮族“哭嫁歌”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网南宁8月6日电题:感受广西南宁壮族“哭嫁歌” 
    作者 吴玉婷 张广权
    出嫁迎娶的场面大多是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而在广西南宁却有一种“哭嫁歌”,这种在出嫁之日演唱的歌曲缠绵凄苦,有着如泣如诉的音调。近日,记者前往南宁市的三塘镇,感受了这种壮族哭嫁歌的魅力。
    据悉,南宁壮族哭嫁歌是姑娘在出嫁时,一群亲人以“哭”代说来招呼来宾、表达离情和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目前,南宁壮族哭嫁歌主要在南宁壮族地区及壮汉杂居地区流传。 
    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赵岚介绍:“哭嫁歌源于古代社会,当时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正因如此,出嫁的时候,女子想到即将离开父母,然后去面对苛刻的婆婆,她们就觉得有很多的离别之苦,难舍之情。”
    三塘镇村民方林英今年73岁,她回忆说,1959年她结婚时,村里的“十姐妹”就专门来到她家为她送嫁。“那天晚上大家吃完晚饭后,就一直唱,唱了一晚。”方林英说。
    今年61岁的黄翠荣是南宁三塘镇村民,也是南宁壮族哭嫁歌的第四代传承人。她从小就听哭嫁歌长大,也跟村里的老人学会了唱哭嫁歌:爹呀娘,我娘吃碗留半碗,人娘吃了浸空昌(空碗),浸了空昌(空碗)叫你洗,眼麻洗到两三更。朝朝鸡啼挨早起,起来烧水给人娘;装水我娘声声应,装水人娘声声暗……
    赵岚说,在古代,哭嫁歌词更多的是表现出嫁女子之苦,以及对父母的感恩和对夫家的怨恨。到了解放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哭嫁歌的歌词,趋向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夫妻之间爱情的期盼。
    据了解,南宁壮族哭嫁歌近期已成功入选广西区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申遗保护之外,南宁市文化部门还打算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展示哭嫁歌,以此展示南宁壮族哭嫁歌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