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与马未都先生商榷李白诗中的“床”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明代黄花梨马扎,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藏
    《中华读书报》经常发表文章就文史问题做一些阐释的工作,嘉惠学子,功莫大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不时组织学术观点的切磋和交流,以活跃思想,促进研究,更可见出编者的良苦用心。李白有一首小诗叫做《静夜思》,明白晓畅,家喻户晓,近日却在理解上产生了歧见。它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第一字“床”,不少人认为是卧具,即床铺,马未都先生新书《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却宣称它不是床铺,而是马扎(见《中华读书报》2008年3月19日第9版书摘“《静夜思》新解”),理由是李白当年住房的窗户非常狭小,月光不能入室,更照不到他的卧床,他是坐在户外的胡床(小马扎)上对月怀乡云。他的论点立即遭到非议,有一位胥洪泉先生也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逐条加以驳斥(见《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30日第10版)。
    李白这句诗中的“床”,不是卧床,而是胡床?胡床是什么东西?古代的胡床,就是今天的马扎?——这类问题虽与国计民生无关,但一般文史爱好者很感兴趣。读了马、胥双方的论述,我觉得马先生的论据似嫌不足,胥先生的批评失之于分散,虽然他的主要观点我是赞同的。本文想从李白的诗作中对“床”字的使用来了解李白赋予它的含义,试以李白解李白吧。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本)收作者的各体诗词千余首,诗句带“床”字者大约有二十句,通读之后,我发现他笔下的“床”字,主要含义有三:(1)卧具,即普通的床铺;(2)坐具,如胡床、交床、绳床、交椅;(3)水井的护栏。其中明确指出“胡床”的有四句,谨摘抄如下: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寄上吴王三首》)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经乱后将避地剡中》)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草书歌行》)
    其次,从上下文涵义可以判断所用的“床”字指卧具即“眠床”而言的,共有九处,这里挑选六处作为例子,它们是: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有馀香。(《赠远》)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寄韩谏议注》)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见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遥和向前路,掷果定盈车。(《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以上带有“床”字的六个诗句,其中的床均作“眠床”解;如想强要把它理解为马扎,各听其便,因为文学鉴赏是不能绝对化,切忌一刀切的,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可以成立。当然,如有错误或情理不通之处,学者们自有责任予以纠正。
    至于“床”的第三义,在《李太白全集》中也可见到例句,但句子中都有“井”字对举,容易辨识,请看: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洗脚亭》)
    值得注意的是,李白笔下也有使今人觉得语意模糊,模棱两可的句子,例如: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猛虎行》)
    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去妇辞》)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