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我国文物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近一年的整理,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出土的一批汉简研究最近获得许多重大发现。 这批额济纳汉简是1999年 至2002年间由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发掘出来的,总数达500多枚,其整理工作是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的专家完成的。 据参与整理的我国著名汉简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谢桂华介绍,多年来,由于史料记载有限,有关新莽朝(公元9年-公元23年)的史料一直受史学家关注。这批额济纳汉简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共发现新莽朝下达的赦令册书简12枚。其中有一枚记载王莽登基诏书的残简。经整理确认如下:“……父母为天下至,定号为新,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宾,莫匪新臣……” 残简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改为“普天莫匪新土”,将“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改为“率土之宾莫匪新臣”。这与王莽以改革自居,为自己篡汉建立新朝,寻找儒家经典作为历史根据有密切的关系。 王莽在位16年,建国号“新”。在《汉书》和《史记》等有限史籍的记载中,提到新莽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都很紧张,但缺乏详尽记载。这次发现的有关记载新莽朝的汉简,对新莽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不少记载,可与《汉书·王莽传》《史记·匈奴列传》中的记载互相印证,补充了新莽朝时期的一些历史遗缺。 在这批汉简中,专家们还发现了大量记载处罚渎职人员的律令。此外,律令中还有明确的奖励制度。从中不难看出,汉代律令制度相当健全。 此外,这批额济纳汉简还发现了账簿简。这些账簿逐级上报,有一天一报的,称为“日迹簿”;有一月一报的,称为“月报簿”;有一季一报的,称为“季报簿”;也有一年一报的,称为“年度簿”。这些簿录对研究汉代戍边财政制度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