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来先生在明清儒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宋明理学》、《有无之境》、《诠释与重建》三书为代表,其价值已经得到了学界一致推崇。实际上,陈先生对明清儒学研究的贡献远...
一、公私概念的分梳 关于先秦儒家的公私观,有人认为儒家提倡“大公无私”,一味“以公灭私”;有人又断定孔孟儒家支持“贪赃枉法”,是“典型的腐败”;有人认为儒家泯灭了“私”...
3月15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讲话 居今之世,人们无疑首先栖身于民族国家之中。而且,归功于人类的进步,大多数人已生活在文明的国度。然...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
“人人都说伸蒙好,可惜吾家不姓林。”理学宗师朱熹曾对林慎思发出这样的慨叹。林慎思(844—881),长乐崇贤乡钦平里鸿山(今福州长乐区潭头镇大宏村)人。唐懿宗咸通九年(...
【作者按】本文是作者2023年2月11日参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儒学院、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主办的“从功夫论到功夫哲学”暨《儒家功夫哲学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原载《孔学堂...
追溯“儒商”渊源,应是两千多年前的孔门高足——端木子贡,子贡政商结合,修齐治平,成为后人称颂的儒商鼻祖。“儒商”,是一个高雅动听、令人赞羡的称谓,只有以儒学为根基...
一、朱子学的知识取向 朱子哲学是十一世纪以来东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哲学,它不仅被统治阶级认可为官方哲学,而且得到了十二世纪直至前现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认同。在整个“宋明...
摘要: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诠释活动主要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对诠释活动的这种理解源于孔子提出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为学”观,即主张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必须...
4月7日,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科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易学研究专家郑万耕教授作了“《周易》与中国哲学”的专题讲座。晚上七点,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