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王杰:《周礼·天官》的“六廉”说

    2023-04-19

    《周礼》是儒家重要经典,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际。《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

  • 武勇:雁门关与民族交流融合

    2023-04-19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雁门关所在的三晋地区一直是中原民族同北方各少数民族频繁交往、交流与融合的大舞台。春秋后期,雁门关一带成为晋国北陲。之后的数千年,北方各民族从蒙...

  • 张晋藩:中国古代司法的文明特质

    2023-04-19

    中国古代司法文明是法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文明又是与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状态以及法文化的进步密切联系的。历代推崇良吏、循吏,贬斥酷吏、恶吏,主要依据就是官员...

  • 任蜜林:孔子“性相近”说的历史诠释与思想新论

    2023-04-19

    摘要:“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论语》记载孔子人性论思想的直接材料。历代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诠释,这些诠释虽然都掺杂了时代和解释者本人等方面的因素,但也从某些方面揭...

  • 潘祥辉:使于四方,先秦“行人”的媒介属性及传播功能

    2023-04-19

    在《论语·子路》篇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既是“士”的品格,更是“使”的使命。...

  • 张立文:儒家“和为贵”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3-04-19

    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位置。儒家创始人孔子,历来被尊称为圣人,孔子的《论语》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言。《论语》所...

  • 赵法生:从性情论到性善论——论孟子性善论的历史形成

    2023-04-12

    孟子性善论的特征在于以心论性,代表了儒家心性论的成熟形态。但溯本探源,孟子心性论其实是从七十子性情论发展而来的。孟子以四端论四德,将仁义礼智的根源收摄到人的内心,...

  • 曾振宇:“慎终追远”及其现代价值

    2023-04-12

    “慎终追远”是中华传统美德。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重举行逝者的丧礼,按时举行祭礼追思祖先,社会风俗道德一定可以归于淳朴厚道。当代慎...

  • 杨朝明:《论语》教人们做君子

    2023-04-12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两周年。为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增强历...

  • 王杰:汉代的“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说

    2023-04-12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选拔和举荐官员上,也很有特色,实行“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