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石钟山散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八

    2017-11-24

    苏轼的《石钟山记》语言优美形象,叙事简洁条贯,议论要而不烦,是传诵不衰的文学名篇。从思想价值来看,作者不信成说而坚持实际勘察,这种求实求真的独立思考精神也为后辈学...

  • 《七略》“互著”、“别裁”辩正

    2017-11-24

    《七略》“互著”、“别裁”辩正 [1] 【内容提要】本文从古书流传与刘向、刘歆校书的具体背景出发,通过全面考察《汉书·艺文志》反映的《七略》中著录的同名书的情况,认为《七...

  • 论“爱敬”是“仁”的核心

    2017-11-24

    【摘 要】因为对亲人的爱敬是仁的根基,爱敬是仁的内容,爱敬是仁的表达方式,人人相互爱敬又是仁的最高目标,所以我们说爱敬是仁的核心。 【关键词】仁;爱敬 【Title】To the...

  • 《国语集解》订补(《鲁语》部分)

    2017-11-24

    【内容摘要】徐元诰《国语集解》,网罗各家之说,于读《国语》者甚为便利,可称当前《国语》校注本之最佳者。然其中亦有可商榷、补充之处。今就可商榷、补充之处,成札记数条...

  • 日本入宋巡礼僧戒觉《渡宋记》校录辨误

    2017-11-24

    【内容摘要】《渡宋记》乃日本平安时代的入宋巡礼僧侣戒觉的日记,记载了戒觉师徒三人搭乘宋人商船及在华期间的见闻,是古代中日交通史上一部珍贵的史料。王勇、半田晴久撰《...

  • 由“一心开二门”到“存有三态论——儒学之一个新的发展向度

    2017-11-24

    【内容摘要】牟宗三借用佛教“一心开二门”之“公共模型”建构了其道德的形上学体系,为儒学的现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一理论也暴露出一些理论上的限制:其一,忽视...

  • 南宋藏书家井度考略

    2017-11-24

    【内容摘要】井度是南宋时期的藏书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就是在其藏书基础上写成的。井度其人已经久不为人所知,本文试结合文献,勾画出他大致的概况。 【关 键 词】井度;...

  • 从春节习俗看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017-11-24

    放鞭炮 最早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人们认为这样能驱赶鬼怪猛兽,平安吉祥。 挂灯笼 最初与祭祀太阳有关。灯笼通常挂在住房门前,象征着红火与喜庆。 吃饺子 “饺”...

  •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2017-11-24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基于“厚德载物”理念而产生的包容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壮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显...

  • 中西蛇文化审美

    2017-11-24

    【内容摘要】在人类文化学中,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象征意义。蛇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否定性形象,在中西方文化中,它固然一般被看做是毒、恶、丑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