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打囤与填仓

    2017-12-28

    旧历正月二十四打囤,是源于河北省农村的习俗。早晨或傍晚,用木棍敲打用苇席圈成的盛粮食的容器,象征着粮仓已清整好,准备着粮食源源不断地入囤。打囤的习俗表现了经饥饿煎...

  • 乡间宴请习俗

    2017-12-28

    潜山人历来重感情,讲礼节。乡间宴请,是新朋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在宴请中逐步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 有接有催。乡间宴请一般都讲究“接”和“催”两个程序。第...

  • 胭脂井

    2017-12-28

    天柱山下的梅城北门外,生长着一片茂林修竹,一条碧水清溪从林中蜿蜒穿过,这是风景秀美、清幽的好所在。林中有“广教寺”,寺内有一口石凿栏杆围砌的深井。这口井,说来也怪...

  • “和尚”顶灯

    2017-12-28

    和尚”顶灯又叫“百佛”顶灯。是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表演者是三门峡市湖滨区向阳村的一百名普通老百姓。表演时,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

  • 婚嫁习俗

    2017-12-28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u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清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正式...

  • 徽州古牌坊

    2017-12-28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

  • 阜阳民俗文化

    2017-12-28

    地处南北文化分野交界线的阜阳,时时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对流之中: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如戏曲中的豫剧、京腔,妇孺能歌,也...

  • 衣冠礼教

    2017-12-28

    早在秦汉以前,官府就明令庶人平民不许戴冠,而称民众为“黔首”,或露黑发晒黑皮肤,或裹黑布巾为饰。延传下来,各级官吏仕人各按定制穿戴特制的冠帽服饰,俗称头上有“帽子...

  • 妇女饰物

    2017-12-28

    民国时期,望江县曾流传一首《女子爱时髦》的歌谣,叫做“三月初三日,谁家仕女游?红裙遮大脚,黄伞罩高鬏。锡打银如意,泥烧玉镯头。蛾眉堆水粉,燕尾滴香油。手短尖心摆,...

  • 荤年素年

    2017-12-28

    历代官府均十分重视维护九华山佛地尊严,禁止各种弊害,如对占佛地作摊场、砌酒店塞交通、宰猪杀羊、秽污教理等现象均勒碑警戒,于是形成了以素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