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唐代新乐府与乐府体的重构

    2023-03-27

    唐代“新题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的概念,又称“新乐府”。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当是中唐诗人李绅,他创作《乐府新题》二十首,元稹和作十二首,称为“新题乐府”(《和李校书...

  • 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什么样?

    2023-03-22

    【考古中国】  1.北京中轴线的理念从哪里来? 明清北京城中轴线以长达7.8公里的南北向带状空间组合体,作为统领全城建筑和控制社会秩序的主线,凝聚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作为中国...

  • 《锄禾日当午》作者辨

    2023-03-2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收入中小学课本的有名的悯农诗,在十多年前,曾有过一场著作权的聚讼。 原来,对这首名归于唐代李绅的诗,有人突然...

  • “按鉴演义”取材对象的一个新发现

    2023-03-21

    明代万历以降直至清初,较为集中地出现了大量以“按鉴”为标榜的历史演义。起初,学界认为这里的“鉴”是指《资治通鉴》。可是,许多标榜“按鉴”的历史演义所表现的历史年代...

  • 目录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基础——考狄及其《汉学书目》的贡献

    2023-03-21

       图一 做中国学问,文献学是基础。 “文献学”一词源于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的“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 当古老非遗遇上美丽风景

    2023-03-21

    【热点观察】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既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也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则为非遗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

  • 如飞如翰,如江如汉——金文揭示的西周王朝经营南国史

    2023-03-21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7]簋器形   [图7]簋铭文拓本   伯[图1]鼎器形   伯[图1]鼎铭文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笔谈】 编者按 金文又称青铜器铭...

  • 张昭炜:阳明学困境及出路观察

    2023-03-21

    原文载于《博览群书》2018年第2期,作者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昭炜。 阳明学是宋明理学的显学,对于明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冲击。盛极一时后,阳明学却逐渐衰落,...

  • 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

    2023-03-17

    【光明学术笔谈】 秦并天下,成就帝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秦统一的过程、意义与原因,也一直是战国秦汉史、中国古代政治史、古代军事史等研究的基本论题,中国...

  • 《孔子诗论》与早期《诗经》学的嬗变

    2023-03-17

    《孔子诗论》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中的一篇。上博馆藏的这批竹简在1994年初发现于香港文物市场上,并于同年经上海博物馆出资收购及获捐赠,总计入藏竹简1200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