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江河不择细流:谭元寿的梨园人生

    2017-12-05

    文/任姗姗 陆怡彤 90岁的谭元寿与80岁的王鹤文又见面了。 京剧谭派艺术第五代传人谭元寿,舞台生涯超过八十载,文武昆乱不挡。京胡演奏名家王鹤文,师从京胡大师杨宝忠。谭王二...

  • 李存山:读经该不该读?如何读?

    2017-12-05

    文/李存山 关于读经问题,我想首先是该不该读?这个问题当然是在中国近代以后才出现的,时代变化了,以往时代的经典在现时代还有价值吗?还应该读吗?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要正...

  • 抬起龙的精神 撑起家的安康

    2017-12-05

    文/儒风君 “龙抬头”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龙抬头”的说法与东方青龙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

  • 怎样读《抱朴子》

    2017-12-05

    文/卢国龙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分别属于儒道二家,但作者是同一个人,即东晋时的葛洪。 将《内篇》归属道家,将《外篇》归属儒家,是由葛洪自己首先提出来的,可见于《外篇...

  • 惊蛰 :蓄势而“蛰” 应时而“惊”

    2017-12-05

    文/儒风君 春回九九艳阳多,一声惊雷蛰虫醒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春回九九艳阳多 一声惊雷蛰虫醒(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月...

  • 一首诗一座城 :平平仄仄走“丝路”

    2017-12-05

    文/文艺星青年 每一首诗,都有故事;每一座城,都有历史,看不尽,品不完。遥想两千年前,丝路万里,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向西,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所经之地...

  • 郭齐勇:汲取“忠孝节义”中的正能量

    2017-12-05

    文/郭齐勇 “忠孝节义”是我国传统道德标准,其中孝与忠是传统社会最基础的道德价值。 “忠孝节义”早在东汉就已连用,不过当时是“忠孝义节”,在《旧唐书》中才有“忠孝节义...

  • 楼宇烈:敬德书院要着力重振人文教育

    2017-12-05

    文/楼宇烈 今天,我们建立现代书院,就是要立足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精神。学习国学就是为了重新振兴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重新树立中国人的品格和形象,重新建...

  • 儒家网社评:“母辱伤人 理应无罪” 你怎么看?

    2017-12-05

    文/儒家网社评 母辱伤人,理应无罪 司法改革,势在必行 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办公楼(右),于欢及其母亲曾在这里被催款团伙控制、侮辱,最后酿出了血案。(南方周末记者 王瑞...

  • 郭齐勇: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

    2017-12-05

    文/郭齐勇 近年来,国家对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致力于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启发良多。本文拟谈谈经典教育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