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黎红雷:乐而行之 以儒家思想破冰企业管理

    2017-12-05

    文/袁璐 2017年9月17日,一份由博鳌儒商论坛提供的公共品以“德以治企、义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创业、仁以爱人、勇以担当”六大标准为核心的“博鳌儒商榜评估体系”在上海发...

  • 谭伯牛全新《战天京》:揭开没有说透的军政机密

    2017-12-05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是著名青年历史学者谭伯牛的经典作品,也是了解中国近代史不可不读的佳作。2014年,《战天京》在罗辑思维上引爆社群卖书的热潮,一星期卖出53000多册...

  • 欢庭讲座:听著名学者魏承思说《荀子》

    2017-12-05

    读书可以改变你的气质。读心灵鸡汤不如读古代经典,古典是源源不断绵绵不绝能够传之万世的书,它不因时过境迁而失效,足以启迪你的人生。 魏承思老师的十堂课,颠覆你的儒家观...

  • 笔墨当为心性表征(序与跋)

    2017-12-05

    文/陈来 古代艺术门类中,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中国哲学关系十分深厚,如一般认为道家的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有长久的影响。在绘画艺术形式上,唐代出现的水墨画,其“黑白世...

  • 水驿寻踪

    2017-12-05

    文/康德真 “试问南京至北京,水程经过几州城。皇华四十有六处,途远三千三百零……河西和合归潞河,只隔京师四十路。逐一编歌记驿名,行人识此无差误。”这是明代《士商类要...

  • 勿忘民族文化之本:无阅读 不暑假 你的书单“本末倒置”了吗?

    2017-12-05

    文/唐东辉 7月9日,教育部在其机关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题为《无阅读,不暑假!专为中小学生准备的暑期经典书目,请查收!》的文章,为广大中小学生推荐了三辑精心挑选的暑...

  • 品鉴笙的美学精神 探索其中人文底蕴

    2017-12-05

    回望笙这件古老乐器3000年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运休戚相关。从齐宣王三百笙竽的旷世绝响,到魏晋时期《笙赋》里依稀浮现的礼乐光芒,再到竽在大唐盛世黯然退场,只留...

  • 戏曲何以返本开新(名师谈艺)

    2017-12-05

    文/尚长荣 戏曲传承,“死学而用活”是为根本。“死学”是尊重京剧本体;“用活”重在方法和心态,继承传统而不僵化,推动出新而不异化,这都是戏曲的学问。 戏是艺,是文化,...

  • 从古诗词中看中秋节的浪漫、狂欢和深情

    2017-12-05

    文/王素绚 虽然凉意渐生,秋已过半,可中秋节的姿态却并未沾上半点“老气横秋”的感觉。相反,她浪漫美好,热切真挚,深情款款。 中秋佳节(资料图 图源网络) 浪漫:乍因风,...

  • 楼宇烈:不能用西方标准解读中国哲学

    2017-12-05

    文/楼宇烈 近代以来,在接触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后,一些人觉得中国没有哲学,即使有也只是准哲学;或者说只有具体的哲学,如政治哲学、伦理哲学、历史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