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人生短促,何以长存——《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及深层意蕴

    2023-01-25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在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经受风霜岁月洗礼后,沉淀为横纵古今、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正如钟嵘在《诗品》中发出感慨,...

  • 兔文化古今梳略

    2023-01-25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认知中,具有祥瑞之意的“兔”可分为凡间之兔与神仙之兔,通常以毛发颜色来进行区分。常见的野生兔子多为黄灰色或褐色,有着纯白色毛发的兔子在古...

  • 彭国翔:一位真正“与时俱进”的学人——纪念冯天瑜先生

    2023-01-25

    来源: 學人Scholarw微信公众号 文 | 彭国翔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壬寅年真是凶险。眼看着旧岁即将辞去,新年马上到来,就在大家终获人身自由并期盼着大疫即将结束之际,却不断听...

  • 辑录汇编:文话理论品格的一种生成路径

    2023-01-18

    辑录汇编是一种述而不作的著述方式,在我国传统典籍的成书过程中颇为常见。“作不如述,虽圣人犹择所从事,可以下学而昧诸?”(童槐《睿吾楼文话叙》)这样一种重视辑述的著...

  • 读史札记:“史升汉降”与史学史之延长

    2023-01-18

    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而两者间的异同高下之比较,也成了中国史学史上最有兴味的话题之一。有的时代人们喜欢《史记》,有时则更喜欢《汉书...

  • 横看成岭侧成峰:悼念冯天瑜先生

    2023-01-18

    20世纪80年代末,我就离开了美丽的珞珈山,无缘冯门立雪,但江湖上关于冯天瑜先生的传说,却是不绝于耳。人说他幼承庭训,家学渊深;说他妙笔生花,文章曾蒙某位伟人首肯;说有...

  • 汉字规范大家谈:汉字历史,规范汉字的根基

    2023-01-17

    纵观历史,汉字传承着中华文明;聚睛当下,汉字传播着中华文化。 在世代中华儿女的精心呵护下,经过数千年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的赓续滋养,汉字已然成为民族自信的重...

  • 早期《诗经》的形成与编纂

    2023-01-17

    从战国秦汉时代的文献来观察,先秦时代存在两个诗歌文化传统:音乐文化传统和文本文化传统。二者相互交叉,原是一个整体,但很早就有了比较明显的分际。音乐文化中的两周歌诗...

  • 占尽东风第一鹞——南通板鹞的文化溯源

    2023-01-17

    风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一根长线连接手心与遥远的天空,借由风筝,“天人合一”的想象似乎变得有迹可循。 “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

  • 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2023-0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