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立先生致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的信 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 郭齐勇、杨祖汉主席 吴根友、周博裕执行长: 收到了会议主办单位寄来的邀请函,谢谢。来函将我的...
State of the Field Report VI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of XIONG Shili ( 熊十) LIU Junping 軍平; QIN Ping 秦平 The publication of XIONG Shili’s New Doctrine of Consciousness Only 《 新唯》 in classical Chinese in 1932 marked t...
熊十力《新唯識論》中體用哲學的思考支點 (《國際佛學研究年刊》第二期1992.12出版) 林安梧 一、問題的提出與方法的釐清 大體說來,熊十力的《新唯識論》一書,其所面對的問題...
。 第五章 道德自我与心灵九境 ——唐君毅哲学的主体性反思 (黄玉顺主编《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哲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石永之 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第三期新儒家”把伪思辨进行到底的最后结局 黎 鸣 “第三期新儒家”,也即当代新儒家的兴起的由头,据说源于1958年元旦同时发表于港台《民主评论》和《再生》二杂志的一篇《宣...
论唐君毅论哀乐相生的人生哲学 何仁富 (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 教授) 摘要:唐君毅认为,由于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未经人自己同意的,所以人生是一绝对的孤独寂寞,是绝对虚“无...
。 第八章 从“血缘性纵贯轴”到“道的错置” ——林安梧“后新儒学”的切入点 (黄玉顺主编《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哲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杨生照 现代新儒家的产生...
个人、社群与道 ——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杜维明著 胡治洪译 在中国传统中,典型的儒家思想者是那种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娴熟的琴棋书画艺术技能以及对政府日常事务深...
「通识」与「专业」之间:从「水木清华」到「师范大学」 ----林安梧教授访谈录 (原载《鵝湖》26:11=311 2001年5月, 頁18-26) 受访者:林安梧(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所教授) 访...
传统文化的明夷之光 王达三 2004年7月10日至17日,当代著名大儒、阳明精舍主人蒋庆先生邀请陈明、梁治平、盛洪、康晓光等著名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人士以“儒学的当代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