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儒学的两大传统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重建 蒋 庆 (2008·曲阜孔子文化节·孔子学术会堂·讲演) 一、何谓“政治儒学”传统 (一)“政治儒学”的创立形成 “政治...
“接着讲”与“天地境界” 蒙培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五辑 冯友兰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提出“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区别,并申...
符号学和古代历史 李幼蒸 前言: 本文是作者于2007年6月13日下午5点半至6点半间在赫尔辛基“第9届国际符号学大会”上所做大会英文讲演的中文副稿。大会原邀意大利符号学理论家艾柯...
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光明中国说引言 曾江涛 “光明中国”这四个字,是在“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新中国”这一问题中产生出来的,是我对于中国道路及其未来的一种期待。我在这四...
意欲外向开展之儒学新进路 ——以《荀子》礼、法思想为中心 杨 瑞 荀子乃先秦最后之儒学大师,其学上承孔孟,下启秦汉,杂糅诸家思想之精华,传经论学,立异创言,着意在“外王...
儒家参与各个文明平等对话的契机已经到来 杜维明 (哈佛大学教授,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 张丰乾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各国学者已经注意到,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原来...
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 艾尔曼 18世纪晚期,清朝的儒家学者章学诚宣称“六经皆史也”。从汉代到清朝的两千年来,这些儒家经典一直被奉为“圣经”,再加上四书...
曹聚仁的“三不朽” ----写在曹聚仁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 柳 哲 今年6月26日是曹聚仁先生诞辰105周年,作为一名“曹聚仁迷”,总想在这特殊的日子,写点文字,作为纪念。 曹聚仁先生...
文化凝聚力与“华夷变态”论略 ——“文化家园感”之重塑 鞠 曦 摘要 :“华夷变态”是中国文化丧失了凝聚力产生的问题形式,以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方法对华夷关系进行的研...
“科玄论战”85周年祭* 程志华* (河北大学 哲学系 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 发生在85年前的“科玄论战”是当时学术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之所以称之为一件大事,不仅在于其在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