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语义嬗变与“中国思想”属性(上) 何中华 摘 要:西方“哲学”在其发轫期的确与逻辑及论证内在相关,但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其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中世纪神学遇到的...
时空观正解与全生 万靖 (太原学越文化工作室) 一时空观与生命 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也。[1]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2]为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食味别声被色而...
孔子行年考(三) 梁涛 周敬王5年 鲁昭公27年 丙戍(公元前515年) 〇孔子三十七岁,由齐返鲁 孔子到齐国后,一度得到齐景公的信任,据说景公还想把尼谿这个地方封给孔子,但晏婴...
现代性的中国探询 大陆学界现代性问题研究综述(下) 周与沉 六、审美现代性问题 作为与世俗现代性同出于启蒙方案的审美现代性[53],既是现代性内部的逻辑组成部分,又对现代性...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路径选择与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建 陶清 [摘要]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路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戴震关于宋明新儒学所...
“哲学”语义嬗变与“中国思想”属性(下) 何中华 摘 要:西方“哲学”在其发轫期的确与逻辑及论证内在相关,但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其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中世纪神学遇到的...
读傅伟勋教授生死体验的新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郭齐勇 傅伟勋教授是我们祖国大陆几代学人的好朋友。十多年来,他为沟通海峡两岸乃至大陆与海外的学术交流,作出...
近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的新进展 郭齐勇 【提要】 近年来儒学在中国本土回归、复兴,除了学术研究极为繁荣之外,更在两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一为立地的面向,二为顶天的面向。前者为...
美在其中的时-间性 《尧典》和《周易》中的观 张祥龙 摘要:无论是在《周易》还是《尚书尧典》里,观或观天都有一个非对象化的维度,即观时间之中。这时中处于一切二元化分裂和...
善的问题:柏拉图和孟子 谢文郁 人的生存和善的问题是融为一体的。对善的问题做不同的概念处理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思想史方向,孵育不同的文明。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专注于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