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的易学巨著 ──读《周易志》 鞠 曦 最近,陈凯东先生主编的《周易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周易志》以《周易》为主体,以易都安阳为中心,贯通古今,以确凿的学术史...
论朱熹理学的最高范畴 任福申 内容提要 :朱熹把理学推向理论巅峰的根本标志是引进“太极”和“无极”概念,在二程的基础上创新了理学的概念格局。在二程理学中“理”是最高范...
《易经》卦爻辞中的诗歌 (《周易经传研究》第2章第3节) 杨庆中 《易经》中的卦爻辞,行文简朴,颇有规律,有的则间用韵语,很像诗歌。所以,在上个世纪,不少学者很注意利用...
朱熹“气象”审美论 邹其昌 内容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朱熹对“气象”范畴的理论贡献。“气象”是继“意境”之后的充分体现宋代美学精神的基本范畴。“气象”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
象、数与文字 ——《周易·经》、毕达哥拉斯学派及莱布尼兹对中西哲理思维方式的影响 * (《哲学门》2003年第1期) 张祥龙 提要 :易象的特点使《周易·经》能成为中国古代哲理思维...
从《大学》版本问题看朱子阳明“格致”之说 李 娅 《大学》本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东汉郑玄注《礼记》时一并作注,唐孔颖达作《礼记正义》也一并作疏。至宋代,仁宗天圣...
孔子学《易》考论 郭沂 一、关于“《鲁》读”问题 孔子是否对《周易》曾有精深研究?本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
论儒家道统及宋代理学的道统之争 彭永捷 【内容提要】儒家道统的哲学内涵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认同意识、正统意识、弘道意识。道统说虽由唐代韩愈提出,但道统意识却是儒家自...
覆国何必以硬火——释《履》《中孚》 张再兴 内容提要: 击鼓鸣锣的去打老虎,老虎没打到,反而被老虎吃了;公鸡无涉河本事,高叫“过河哟——,过河哟——”,引来杀身之祸。...
郭店楚简与《中庸》 梁涛 《中庸》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宋代列入四书以来,其影响更为深远。但对其成书与真伪,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成为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