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张再兴 内容提要: 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易》和“易学”是什么?其实,《易》和易学是经过了多层次的“借壳上市”,各种学术思想都宅寓于最先上市的八...
读傅伟勋教授生死体验的新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郭齐勇 傅伟勋教授是我们祖国大陆几代学人的好朋友。十多年来,他为沟通海峡两岸乃至大陆与海外的学术交流,作出...
由“明学术,醒人心”看李颙思想的王学特征 王心竹 [内容提要] 李颙通过对王学末流空疏之弊批判,确立了“明学术,醒人心”的抱负。在具体构筑他所昌明的“学术”时,他又将阳...
易理之中的生命损益之道 —— 论鞠曦易学思想的核心命题 孙铁骑 自古以来,《周易》成书之性质一直众说纷纭,多以卜筮之书名之、用之。然虽众所公认从《周易》之中可以解出天地...
政治守节 如妇之贞 —— 释《渐》 张再兴 内容提要: 《渐》是一篇小说,描绘一个丈夫出征在外的女子,如何抵御翩翩鸿雁——青年男子的诱惑、忠贞不二的故事。所要象喻的意思则...
儒与禅:慈湖心学与佛家思想的关系 王心竹 作为陆象山(九渊)的高足[1],杨慈湖(公元1141-1226,名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在陆王心学史上的地位,是通...
\n';s11=document.all['print1'].innerText;s12=document.all['print2'].innerHTML;s13=document.all['print3'].innerText;s14=' 牟宗三与现象学 倪梁康 (中山大学哲学系) 牟宗三先生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
近20年我国大陆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胡治洪 一、回顾 1980年代前期,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文化讨论的展开,以阐扬民族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为一贯宗旨、...
熊十力“量论”杂谈 楼宇烈 “境论”“量论”不二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 于儒,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在近代中国思想界有着一定...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郭齐勇 面对西方精神文化的挑战和某些传教士直至黑格尔(Hegel ) 以来西方学界视儒学为一般世俗伦理的误导,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 人物,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