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释的传统 ——西方解释学在研究传统中的方法论意义 贾红莲 解释学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被使用:一是指一个西方哲学流派,二是指一种方法。解释学方法对传统...
“践道”与“论学” ——从所谓“冯友兰现象”谈起 李英华 近年来,关于下一世纪的展望问题,似乎已为学术界所津津乐道。这自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如能结合严肃认真地回顾、考...
儒教与宗教之辨 孙铁骑 儒教之名古已有之,而历史上,儒教又确实与西方宗教鼎足而立,并成为抵御西方宗教进入中国之核心力量。时至当代,儒教已退出历史舞台,西方基督教大举...
论儒教的体制化和儒教的改新 彭永捷 儒教问题是近来中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术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判断儒教或儒学究竟是否是宗教,或者说“儒教”之“教”,在“教化...
熊十力的孤往精神 胡晓明 张承志在《黄土与金子》中曾说过一段偏颇却不乏真知灼见的话:十九世纪式的文绉绉还在努力扩张地盘,而二十世纪末各门新潮的方法论却似乎已经面临末...
傅伟勋对当代新儒家的批判性超越 景海峰 摘要 :在当代的著名学者中,傅伟勋是新儒家最为重要的批评者之一。他对当代新儒学所面临困境的一系列分析和论说,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
原始仁学的意义 ——论语文本的符号学-解释学读解法 李幼蒸 (本文首次宣读于2003年2月27日旧金山美国哲学学会太平洋分会年会中由“国际中西比较哲学学会”(ISCWP)主持的小组会,其...
开创儒家“新约”时代 ----《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自我定位 庞 忠甲 《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庞忠甲著,中华书局(香港)2005年12月出版,西式大32開本...
“奇思妙想”的复古主义 ——读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 刘东超 《博览群书》(北京)2004年第8期 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蒋庆先生以其独特的言行引起了...
就当前“儒教”问题致陈勇先生 黄玉顺 陈勇先生: 你好!近日的彼此商榷,令我获益匪浅。你新发布的《“基督教转化模式”非“基督教模式”——对黄玉顺教授就儒教问题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