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与「专业」之间:从「水木清华」到「师范大学」 ----林安梧教授访谈录 (原载《鵝湖》26:11=311 2001年5月, 頁18-26) 受访者:林安梧(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所教授) 访...
“基督教转化模式”非“基督教模式” ——对黄玉顺教授就儒教问题再回应 陈 勇 黄玉顺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复了拙文《儒教宗教化,此正其时——对黄玉顺教授关于儒教看法的回应...
融象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的语言哲学之思 孙宝安 关键词:美;意象;得意忘象 提 要: 本文认为,从语言哲学角度看,“美”范畴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之基本范畴。由于漫长的历史...
传统文化的明夷之光 王达三 2004年7月10日至17日,当代著名大儒、阳明精舍主人蒋庆先生邀请陈明、梁治平、盛洪、康晓光等著名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人士以“儒学的当代命运”...
訪談林安梧論「新儒學」與「後新儒學」 (之一) John Makeham 梅約翰(澳洲 Adelaide 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安梧(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時間:二OO三年一月廿二日 地點:台灣師大文學院館...
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 ——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 姜广辉 由经典和经典诠释所构成的经学现象,是世界上许多文明民族所共有的历史现象。它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
中国哲学的魅力 ——读三联书店版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 [1] 单 纯 一、小引:书名的寓意 二十世纪的中国哲学与冯友兰的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不仅完成了三套完整的中国哲...
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论朱子学精神 徐公喜 (江西上饶师院, 江西上饶334001) 提 要 :钱穆先生为《朱子新学案》所撰写的《朱子学提纲》是指导世人学习朱子之学的重要文献,对...
《中庸》主旨是独立 ——广轩《中庸私解》和静生《中庸私解答问》合读 任复兴 广轩认为白文《四书》最重要的是《中庸》,笃实细密地发挥蕺山之说,提出《中庸》全部书旨,归重...
有情与无情 ——冯友兰论情感 (黄玉顺等主编《情与理:“情感儒学”与“新理学”研究——蒙培元先生70寿辰学术研讨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陈 来 在冯友兰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