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孔子也有治学三境界

    2017-12-05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 儒家智慧:优点的余地

    2017-12-05

    我读《论语》,看孔子教学,发现他很多做法和现在人们提倡的教学原则和方法都是相左的。比如,我们现在总是说要多鼓励,不要打击,尤其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知道孔子那时...

  • “儒家”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017-12-05

    首先提出“儒”为“濡润”说的是东汉儒学大师郑玄。其注《礼记·儒行》中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 智慧:读书人如何从政?

    2017-12-05

    所谓“从政”,指参与政治事务,一般指做官。出自《左传 定公元年》:“子家氏未有后,季孙愿与子从政。”中国是个有着非常深厚官本位文化的国度,如何做官则是大量典籍贯穿始...

  • 感恩是一种仁爱精神

    2017-12-05

    感恩 的“恩”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本来意思就是“惠”,而“惠”的意思就是“仁”,所以,感恩就是一种 仁爱 的精神。 感恩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则,是礼仪之邦的重...

  • 中庸处世:做事不要太较真

    2017-12-05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 在社交活动中,能适时地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人免丢面子,是中庸处世的一大原则。然而,台阶怎么个给法,并...

  • 看孟子如何把脉职场难题

    2017-12-05

    职场“医方”一: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职场 难题:事业要成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行动。不少人在就业前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 孔子“交友”观:以平等态度对待朋友

    2017-12-05

    近读《论语》,对一语,又有进一步的领悟,现将其写出来,供读者评说。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首篇《学而》第八章。此章的全文是:“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

  • 儒学的根本精神与特性是什么?

    2017-12-05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儒学的性质,儒家、非儒家或反儒家等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即使在儒家内部,见解也不尽相同。例如,很多人认为儒学是一种“伦理本位主义”哲学。我认为,...

  • 《论语》里的婆媳相处之道

    2017-12-05

    现代社会中,婆媳关系其实应该看成是一种朋友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呢?在《论语》中,孔子给出了很好的描述。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