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听南怀瑾讲国学:《黄帝内经》中蕴含的智慧

    2017-11-23

    对于教育的重点,前面讲过性与情的重要。接下来探讨什么是思想。学教育的特别要把这一点搞清楚。我先不拿佛学来讲,那个太细了,就拿我们上古的文化《黄帝内经》讲。 精与神...

  • 《易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2017-11-23

    《易经》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刚柔并济的和谐之美、隐喻象征的抽象之美等思想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易经》为中国传...

  • 漫话中国古代女子教育

    2017-11-23

    回顾历史,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2500年前孔子提出并躬身施行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先进理念。然而对“类”的理解,却被长期限制在不同阶层...

  • 敬畏之心与忧患意识

    2017-11-23

    “对人民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一句值得铭记的提点;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这是自古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像西方社会那样衍生出了对人格神的宗教崇拜,而是培养出...

  • 海洋与古希腊文明

    2017-11-23

    十六世纪欧洲人的航海罗盘 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的船 编者按:欧洲古代文明是在大海中孕育出来的。在过去的500多年中,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先后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

  • 国学讲堂:隋炀帝最后的日子

    2017-11-23

    编者按 日前扬州市发现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砖室墓,其中西侧墓中因出土了带有“隋故炀帝墓志”铭文的墓志以及鎏金铜辅首、金镶玉腰带等文物,故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为隋炀帝之墓...

  • 李浩:新国学教育三境界

    2017-11-23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如何强化民族文化的固有特色?在科学技术革故鼎新的时代,如何突显古典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外物欲求无限膨胀的今天,如何重建自我精神的清明理性...

  • 透视远古时代的“文字”

    2017-11-23

    图为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陶片,距今8000~7000年。(本报记者 李韵摄) 图为仰韶文化早期的宽带纹刻“↓”符彩钵,距今7000~6000年。(本报记者 李韵摄) 2013年夏,浙...

  • 孟子公开课第一讲:从孔子到孟子

    2017-11-23

    编者按 由本刊发起的“国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课——孟子公开课日前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开讲,为了便于广大读者了解国学公开课这一新的国学教育形式,本刊以摘要的方式刊发孟子公...

  • 博闻:明清科举的三级四试

    2017-11-23

    我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衰落于清,1905年终废除,前后绵延达千余年之久。其中,明清两朝可谓是其鼎盛期。 当时的读书人首先要接受由本县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