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黄显中:做正确义利观的自觉践行者

    2024-07-04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蔡方鹿:巴蜀哲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2024-07-04

    哲学史专家钟肇鹏说:“广义的蜀学,其内涵和外延均相当于巴蜀文化。狭义的‘蜀学’就是指巴蜀人士的著作及论述巴蜀文化的著作,总称巴蜀文献。弘扬蜀学首先要加强对巴蜀文献...

  • 颜炳罡:梁漱溟先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2024-07-04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一位特立独行的儒门大侠,一位本着自己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拼命硬干的人。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历史上,从都市到乡村,从高等学...

  • 张西平:中国学研究需要怎样的学术批评

    2024-07-04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2023年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深刻阐明了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

  • 张新科:《史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024-07-0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化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博大的内容、独特的思想和深邃的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陈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实践

    2024-07-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九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第三个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

  • 王学典: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2024-07-04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诸多障碍和困境。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在接受本报...

  • 吴飞:知几与稽疑——略论易学的命运观及其性命论意义

    2024-07-04

    《易》本卜筮之书,为什么成为中国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文本和源头?这是理解中国哲学传统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在中国的巫史传统中,卜筮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周易》正是对先秦...

  • 梁钦元:苦乐人生——梁漱溟先生与孔子

    2024-07-04

    古往今来,众人在讲到孔子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孔子道德仁义之“仁”放在首位,而独有梁漱溟先生认为,孔子最昭著的第一态度是“乐”。他是怎样寻着孔子“乐”的态度呢?这还要...

  • 宋立林:我们今天怎么接受孟子?

    2024-07-04

    清 康涛《孟母教子图》 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度不减,社会上、学校里读经典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如何理解传统、如何理解儒学、如何理解孔孟等方面,却是分歧越来越大,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