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梨园戏

    2017-12-28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过去泉州一带对戏班子也叫大梨园某某班、小梨园某某班。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南...

  • 丝弦戏

    2017-12-28

    宾阳的丝弦戏是在清乾隆末期由湖南一个姓白的师傅传授的,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落脚点起初在新桥尚武街,后来又移到新宾南街。第一个班主叫廖盛龄,后来新桥、太守、芦圩、...

  • 黄龙戏

    2017-12-28

    黄龙戏创建于1959年,是流行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的一个新剧种,因该县系辽金时代的“黄龙府”,故得名。 该剧种的唱腔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同时吸收当地流行的《苏武牧羊...

  • 孝义皮影戏

    2017-12-28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

  • 黄梅戏

    2017-12-28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

  • 阿宫腔

    2017-12-28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该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

  • 高甲戏

    2017-12-28

    高甲戏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

  • 汉调桄桄

    2017-12-28

    汉调桄桄,习称桄桄,后改名为“汉调桄桄”。该剧种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发展历程,它吸收当地口语,经艺人创造,并博 采川、楚等剧种的精华,不仅唱腔有鲜明的乡土...

  • 安徽目连戏

    2017-12-28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

  • 皮影戏

    2017-12-28

    唐山皮影戏 皮影戏在我国有许多支派,最著名的当属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也叫皮影戏,是滦南县民间地方剧种之一,始称滦州皮影或乐亭皮影及冀东皮影,在昌滦乐一带也俗称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