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天和四年(北齐天统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北齐太傅斛律光等率军于宜阳(今属河南)、汾北(今山西乡宁以北)击败北周军的作战。 天和四年八月,北齐将独孤永业攻扰周边,北...
西魏政权末年依《周礼》改制,建立了“六官”体制。在官品方面,西魏也取裁周制而采用了“九命”等级。从此前的“九品”到“九命”,其间更革不止是名目的改头换面而已,包含...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上柱国韦孝宽率军在武陟(今河南武陟西)地区,大败尉迟惇军的决定性作战。 北周宣帝宇文赞死后,年仅8岁的静帝宇文衍继位,左丞...
晋永兴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晋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起兵反晋,割据江南地区的作战。 太安三年(304年),陈敏因镇压石冰起义军有功,被封广陵相,自谓勇略无敌,渐有割据江...
陈光大元年(北周天和二年,后梁天保六年,567年)五月至次年三月,陈将吴明彻等于沌口(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即古沌水入长江之口)击败北周、后梁等诸军的作战。 光大元年,陈湘州...
西魏“九命”的改革,首先就是使军号与官阶一致起来,使军号均匀分布在官阶的各个等级之上。这已是个不小的进步。进而在此之后,军号对散官“本阶化”的“拉动”,就开始显示...
“表”中军号和散官序列整齐而严谨,这十分引人注目:除了最高一级的正九命外,各个品级都列有4个散职,它们包括2个军号和2个散官。此前任何一朝官品中的散秩排列,都没有达到...
无力守淮便守江。“若夫江之所守,吴纪陟所谓西陵至江都凡五千七百余里,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36)按东部守江重镇,江北者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历阳(今安徽和县)、广...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左丞相杨坚命柱国王谊率军平定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之乱的战争。 北周静帝时,左丞相杨坚总揽朝政。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其女为静帝后)得知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
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