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六十年祭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08 国学网 肖建平 参加讨论
“臣工抃舞以扬休,民庶欢呼而趋事”,2010年的中国世博会,中华五千年未有之盛举,普天同庆,发人深省。征鸿过尽,万千思绪遥寄,庚寅六十年的周期结束了,中国的“世博梦”圆了。斗转星移间,一个世纪过去了,但祖辈们为世博奋斗的英姿,追逐的身影依然清晰,不啻文人、商人,抑或政府。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1893年郑观应的名著《盛世危言》问世,其“赛会”一篇提到:“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他首倡要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以求富强。另一位晚清学者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上海世博会章程”中设想了六十年后的正月初一,在上海召开了世博会的盛况:“会议规模惊人的庞大,不仅是上海市区,连江北、吴淞口、崇明岛都是会场,除去物品的展出,更有各种宗教与学术的交流”,借此纪念中华民国成立五十周年。数年后,清代小说家吴趼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创作《新石头记》,他请复活后的贾宝玉去浦东看世博会,并劝告道:“这万国博览大会,是极难遇着的,不可不看看”。接着,上海人陆士谔的《新中国》准确地预言了一百年后家乡发生的大事,“在我们中国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要开这样一个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他的世博情愫可见一斑。 学者笔墨下的“博览会”并非凭空捏造的“乌托邦”,在上海召开“世博会”也不是神奇的预言,而是他们根据所见所闻的所思所感!毕竟,早在他们之前,中国就已经在世博会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遗留了难忘的足迹。自1851年商人徐荣村在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上以“荣记湖丝”荣获金银大奖,至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第40届世界博览会,中国以官、商形式先后参与了30多届世博会。其中文人王韬亲历1867年巴黎博览会,并撰写最早记载世博会盛况的《漫游随录》;1873年,中国政府首次正式以官方形式参与维也纳博览会;1915年的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获奖总数“执其牛耳”,“锦标夺归得,宏我大中华”,实为扬眉吐气。新中国成立后,也先后参加了11届世博会,并都取得了振奋人心的佳绩。 暮然回首,迄至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多届政府都曾致力于举办博览会。1920年北京政府宣布中国将于两年后开“中华民国国际实业大博览会”,因经费不足,成为“空中楼阁”;1923年,继续老调重弹。南京政府成立后,宣布在1930年举办“北平国际实业博览会”,几成“广陵绝响”。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商品博览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成功举办,时人赞叹“一日观会,胜于十年就学”。时隔十九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如火如荼、影响深远,其实效“足轰动中外”。这两次国内博览会可以说是今天世博会的“预演”,折射出中国追逐世博的步伐和节奏,现今的辉煌正是孕育于过去永不放弃地追求之中。 然而,现实理想化到理想现实化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中国的历史嬗递需要经受漫漫岁月的考验,犹如孙中山先生所感悟:“凡政治、法律、风俗、民智种种之事业,均须改良进步,(中国)始能与世界竞争。”惟其如此,中国方能以蒸蒸日上的综合实力为坚强后盾,承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如果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中国,将让世界更美好!世博凭借中国的广博舞台,展现经典;中国依托世博的有利契机,奔向世界。 翘首期盼的世博,姗姗来迟,可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不禁要问,世博会启发了我们什么?给世界带来的是什么?2010世博会无疑地展现了世界发展、人类进步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人类文明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世博会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但更需要明白中国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其他文明存在差距这一残酷的现状。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加大相互间的交流合作将是中国明智的主题!开启人类文明崭新篇章,建立安定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不懈追求与奋斗的目标!与其仅让世界各国人民从世博会中欣赏到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物质文明,不如进一步启发人类积极摆脱艰难处境、齐手迈步向前的高尚精神,树立未来更美好的坚定信念并为之付诸实践。寻找支撑有限的人类物质的不朽的精神文明才是世博会的初衷和荣誉所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六十年的上下沉潜升华成百年的“国人梦”,六十年的披星戴月积淀为庚寅的“世博会”。下一个庚寅来临时,历史的轮盘将转向何处?历史总是以严肃而公正的眼神俯视全球,它既非耶稣也不是撒旦。诚然,古老而伟大的祖国历经折戟沉沙的熏陶已从睡梦中觉醒,不过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解读清华简:《保训》的性质和结构
- 下一篇: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