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理论 >

关于《曹刿论战》中“登轼而望之”的断句及解释


    初中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其中有一段文字,“登轼而望之”。课本的断句是“登轼而望之”,下面有一条注释,“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四川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傅德岷先生和赖云琪先生共同编写的《古文观止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出版)也认为应当这样断句,“登轼而望之”,对“轼”的注释是“古代车厢前面扶手的横木”,并且翻译是“然后登上车前的横板远望”。吴茹之编译的《左传》(三秦出版社)选本,其断句也是如此,对“轼”的注释是“车前之横木,站在上面可以望到远方”,翻译是“然后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
    我认为以上断句及解释都是错误的。
    首先,“轼”: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名词,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为名词解,《说文》:“轼,车前也”,就是古代车前的横木,其实用价值,就是当车前行时,由于车的晃动,站在车里的人,将手扶在这根横木上,才能站得稳当。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的“轼”字,就指这根车前的横木。又如《韩诗外传·卷六》:“伏轼而叹曰”,以及《庄子》:“孔子伏轼而叹”的“轼”字,都是这个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名》:“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就是站在车里的人,双手按在车前的横木上,身体要站端正,并且上身微微前倾,表示对周围的人的一种同情或尊重,一般写作“式”。表示同情的,如《礼记》:“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论语》:“凶服者式之。”表示庄重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韩诗外传·卷一》:“ 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论语》:“式负版者。”
    其次,“登”: 其一,《说文》:“登,上车也。”登,就是上车的意思。曹刿与鲁庄公同乘一辆车,当“齐师败绩”的时候,曹刿有一个“下,视其辙”的动作,“下”就是下车,因为他要看的是“齐师”的“辙”,所以他必须先下车,再走到有“齐师”的“辙”的地方。并且,傅德岷先生和赖云琪先生共同编写的《古文观止鉴赏辞典》的断句是“下,视其辙”,翻译是“下车,仔细看齐军的车辙”。吴茹之编译的《左传》选本的断句是“下视其辙”,翻译也是“下车,仔细看齐军的车辙”。这两个断句虽然不一样,但是翻译一字不差。以此分析,这个“登”就是指“登车”而言,而并非“登上车前的横木”,更不是什么“登上车前的横板”。其二,乘车是有规矩的,如《论语》:“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后汉书·张湛传》:“乘车必正立。”《礼记·曲礼上》:“车上不广咳,不妄指。”这样看来,那根车前的横木只能用来扶手,是绝对不允许站人的。况且鲁庄公又在身旁,这样站在上面,是极不恭敬的,搞不好是要杀头的。其三,古代的车是马车,鲁庄公是诸侯,应该是四匹马驾的车,当有人上下车时,肯定要晃动,如有人要上到车前的横木上,肯定也要晃动,站在车里都要有扶手的“轼”才能站得稳当,站在“轼”上面的话,四面又没有扶手,怎么能站得稳呢?其四,两军阵前,远望对方,站在车里“望”与站在那根车前的横木上“望”,有什么区别,应当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这个“登”字,应独立为一读,做“上车”理解。
    第三,“望之”,“望”就是远看,“之”是代词,代指齐国的军队。
    第四,陈戌国先生点校的《四书五经》(白文本,岳麓书社),其断句是“登,轼而望之”,因为是白文本,不知道陈先生怎么翻译,但从断句来看,“登”字应当做“登车”。
    综上所述,“登轼而望之”的断句应当是“登,轼而望之”,翻译为“然后登上车,双手按在车前的横木上远望齐国的军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