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理论 >

黄山与徐霞客《游黄山记》——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七


    中国黄山,现在已是名闻遐迩,不但排位于风景佳丽的各个名山大川之首,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但最先发现黄山之奇险并把它列于五岳之前的,则是近四百年前的一位旅行家徐霞客,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旅行指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亦正是出于此公之口。
    一、徐霞客与黄山概况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出生于官宦人家,自幼好学,博览史籍和图经地志。应试落第后,感慨于明末朝政昏暗,党争剧烈,遂断功名之念,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二十二岁起出游太湖,到五十五岁去世之前,三十多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岳,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几乎游遍了整个中国的名山大川。而且出游时“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凡有名胜之处“辄迂回屈曲以寻之”。“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据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其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在旅行中,曾遇盗被劫,绝粮乞食,备尝艰苦,仍不改初衷。
    徐霞客是中国第一位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他的《徐霞客游记》为卓越的地理学著作。他每到一处,即细心考察“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然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再“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徐霞客游记》中对我国的山川形胜、岩石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矿产、居民风俗皆有系统详实的记录。他通过实际考察,纠正了古代地志中一些以讹传讹之处。特别是他实际勘查了一百多个石灰岩溶洞,正确指出岩溶地貌的成因和特征。这一发现,早于欧洲人两个世纪。此外,他在记游中还常常兼及当时当地的风俗人情,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被人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具有一定史料学和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的版本较多,最早的是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季梦良抄录的《徐霞客游记》,但内容多有遗漏。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徐霞客族孙徐镇据陈泓等人校本,初刊于世。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叶廷甲补入徐霞客诗文为补编,其后版本日益增多,互有歧异。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现存两个较早抄本整理标点,印为十卷本《徐霞客游记》,是目前较完善的一个本子。
    徐霞客游记中的黄山位于北纬30度,东经118度,属于南岭山脉,地处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和黟县之间,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在唐以前称黟山,到了唐代,玄宗好道,因传说黄帝曾与仙人容成子、浮丘公在此炼丹成仙,遂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改名黄山。[①]黄山之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是因为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有其杰特之处。从自然景观来说,它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有人评它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瀑、衡山之石,雁荡之怪、峨嵋之凉。其风景区为154平方公里,内有二湖、三瀑、十四洞,十六溪、二十潭、二十四泉、七十二峰。其中的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清凉台等处更是蜚声海外。最近又发现和开发出翡翠谷、花山石窟等新景点。翡翠谷被誉为“人间瑶池仙境,天下第一丽水”,花山石窟更是国内最大也是最古老的人工洞穴,据说是宋末歙县、太平一带战乱时避难之所。
    曾给《徐霞客游记》作序的清人潘耒也是位旅行家,一生游历过无数名山大川,晚年寄迹黄山,他曾总结黄山有“七大绝异之处”为它山所无,诸如:“它山各标一格,不能变化,乍见则佳,惯看则厌。黄山体兼众妙;天都、莲花极其端丽,光明顶、炼丹台极其平正,散花、石笋极其诡怪;前堂后苑,位置井井;又如握奇布阵,奇正相生”;“它山大势,或如屏风,或如笔格;或面秀而背顽,或东巧而西拙。黄山则四面周围,如大莲花,无有偏欹缺陷;且峰峰挺秀,石石标新,探之不穷,玩之不尽”。他对黄山风景的总体评价是“大矣,富矣,神矣,妙矣”。黄山之美还在于他有丰厚的人文积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的神秀所倾倒,流传下无数咏歌黄山的绝妙诗章。在清人编修的《黄山志》中,就存诗一千多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黄山诗选》中,就已多达三千多首。就像有人所咏歌的那样:“长廊满壁墨淋漓,七十二峰尽是诗”。清人编的《黄山志》认为最早咏歌黄山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唐以前无诗”。其实,据清人徐磝的《黄山纪胜》,最早咏歌黄山的应是南朝诗人江淹,他在《游黄檗山》一诗中描绘了黄山磅礴的山势,缭绕变幻的云烟,奇特的峰峦、巧石、古松和悬泉飞瀑,也表达了要终老于这座名山的愿望。黄山古称黟山,因产黄檗,故又称黄檗山。徐磝称赞此诗“诗状奇峻,殆统概黟山矣”。至于大诗人李白,在天宝年间“攀岩历万重”登上黄山后,一生留下了六首咏歌黄山的诗章,其中象“黄山四千仞,七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②],更是成为咏歌黄山的绝唱。唐代咏歌黄山的诗章,李白之后,还有著名诗人贾岛,他“慕黄山奇秀,不远数千里,凡两至山中”⑸。他在诗中第一次向世人描绘了黄山温泉朱砂泉的奇特不凡:“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霞掀祝融井,日灿扶桑池。气殊磬石厉,脉有灵沙滋”[③]。唐代诗人中,咏歌黄山诗篇最多的要数晚唐诗僧岛云。在他咏歌黄山的十多首诗中,对“人字瀑”、“仙人桥”、“仙僧洞”(今仙灯洞)、朱砂峰等景点皆有具体的描述。他在《望黄山诸峰》中写到:“峰峰寒列簇芙蓉,静想嵩阳秀不如。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这是黄山三十六峰首次见诸文字记载(李白诗中是“三十二莲峰”),在研究“黄山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另外,他有《登天都峰》一诗,可能他也是登天都峰的第一人,至少要比史载的第一人明代普门和尚要早。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黄山日益为天下所知,宋代的朱熹、王十朋、罗愿,元代的唐元、郑玉、汪泽民,明代的李东阳、梅鼎祚、汪道昆、徐国、袁中道、黄道周、江天一,清代的钱谦益、施閠章、袁枚、屈大均等皆到过黄山并留下题咏。有的诗人还在黄山卜筑而居,结社唱和,如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王寅、郑玄抚、方大治等十六位诗人在黄山成立“天都诗社”,结社唱和,人称“十六子诗”,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黄山的千山万壑、松涛云海也培育了许多杰出的画师。有籍可据的最早画师是宋代的马远。据传他在到过黄山以后,便将以前的山水画付之一炬,决心以黄山为师。马远的后期山水构图峭拔险峻,线条豪放有力,多以“大劈斧”皴染,给人雄峻挺拔之感,可能就是受了黄山峰峦的启发。他的代表作《踏歌图》和《月下独酌图》,前者描绘江南农家丰收之乐,后者表现李白醉酒之态,画面上均以奇峰插天、云烟缭绕的黄山诸峰作为背景。明代著名画家郑重是黄山脚下的歙县人,他的《莲花峰图》被称为“稀世杰作”。明代另一位画家丁云鹏是休宁人。他长期寄居黄山,日察而夜思,晚年绘成《黄山总图》为集一代之大成。到了清代,著名的“新安画派”在黄山崛起,渐江、查士标、雪庄、石涛等皆一代宗师。渐江的六十帧《黄山图》,雪庄的四十二幅《黄山图》,薛涛的《黄山前后海图》和长卷《黄山八景》不仅是黄山图画中的极品,也代表着当时画坛的最高成就。至于近现代的大师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等人也都到过黄山,画过黄山。1934年成立的“黄山建设委员会”,张大千、汪彩白等皆是委员。
    二、徐霞客的登山路线
    唐代以前,没有关于登山路线的明确记载,唐代诗僧岛云登山路线,从其《登天都峰》一诗来看,可能是从东线的云谷寺,经仙灯洞、达玉屏峰下,再登天都峰的。明代以后,逐渐形成四条登山路线。第一条是从南面的汤口北上,经温泉、玉屏楼,再到北海,全程约三十里,称为南线;第二条是从北面的二龙桥,经芙蓉居、松谷庵到北海,全程三十五里,称北线;第三条是从东面的苦竹溪经九龙瀑、云谷寺到北海,全程二十五里,称东线;第四条是从西面的焦村经小脚岭、钓桥庵到温泉,再北上,全程四十里,称西线。徐霞客的两次登山都是由汤口出发,大体是沿着南线登山,但中间稍有交叉。
    第一次是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二月,时年三十岁。作者从汤口向西北,由前海的祥符寺、慈光寺、光明顶诸景点达后海的狮子林,再由狮子林折向东南下山,返回汤口,沿途观赏了后海的飞来峰、百步云梯诸景点。祥符寺,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志满和尚始建于桃花峰下的桃花涧旁,因附近有温泉,故取名汤院。大中五年(公元851),徽州刺史李敬量梦见白龙,将该寺移建于汤泉对面,号为龙堂。天佑二年(公元905)歙婺衢睦观察使陶雅重建,复名汤院。南唐保大二年(944)敕名灵泉院,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敕名祥符寺。寺为宫殿式建筑,一直香火鼎盛。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毁于山洪。今为“黄山宾馆”所在地,仍保留宫殿式建筑风格。徐霞客具体的登山行程是:二月初二沿苦竹溪西北行,于初三日达汤口;再沿香溪北上抵祥符寺,沐于寺边的温泉。游览了温泉附近的莲花庵和白龙潭,因大雪,初四在祥符寺“听雪留竟日”。初五冒雪向西北由鸟道攀上慈光寺,再由大路返回祥符寺。初六,再过慈光寺,经天都峰下的天门坎,沿莲花峰下的莲花沟北上达光明顶;再由光明顶达狮子林,游览了狮子林附近的接引崖和石笋矼,晚宿于狮子林佛庵。光明顶、天都峰和莲花峰为黄山三座最高的山峰。其中莲花峰海拔1864米,为黄山最高峰。此峰居黄山中央,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宛如莲花初放,故名莲花峰。今有登峰盘道5里,登峰处较平缓,古人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称“莲孔”。峰上有月池、香沙池等名胜和飞龙松、双龙松等古松;峰下有莲花洞、莲花源等景点。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虽高但不险峻,山顶平旷,日光可长久照射于此,故名光明顶。明代普门和尚曾在此建大悲院,今在此遗址上建黄山气象台。天都峰位于黄山东部,面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海拔1810米,虽低于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在黄山诸峰中最为险峻,古人视为“群仙所都”,取名天都峰。因其险峻,天都峰登山道迟至1937年方开凿。登山道长三里,1564级台阶,194个石栏和600米铁索,最险处曰鲫鱼背,仅容一人,两人交错则需侧身而过,道旁则是峭壁悬崖、万丈深渊。临近峰顶处又有一桥搭于断崖之上,曰“度仙桥”,也仅容一人,两边虽有铁索护持,但因山高风飓,也有游人在此被飓风卷下悬崖,此崖因此得名舍身崖。游人往往是爬行而过此崖。度仙桥后的峰顶较为平阔,有石室嵌立,可容数十人,另有石如桃,称“天都仙桃”。峰顶有一摩崖,上书“登峰造极”四个大字。因此登山道太险,1983年又从半山寺上方,天都峰的腰部另辟新道达峰顶,此道宽缓,但也就少了登天都的奇险之趣。
    徐霞客于初七日由接引崖踏雪游览了狮子峰、扰龙松、僧坐石和青龙潭,晚宿松谷庵。松谷庵在叠嶂峰下,五龙潭附近。初为道观,南宋宝佑中(公元1253-1259)松谷道人张尹甫创建,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重建,改为寺庙,名松谷庵。当时的宁国知府罗汝芳题额,又题“东土云山”四字,存留至今。作者游览的狮子峰在北海附近,东邻始信峰,南近贡阳山,海拔1690米。整座山峰如雄狮卧地,山上有众多名胜和古松:狮首有丹霞峰,腰部有清凉台,狮尾有曙光亭,为观日出的好去处。狮子张口处则有佛寺狮林精舍。“游记”中提到的狮子林佛庵,即是狮子林,在狮子峰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2),原为一茅庵,为五台山僧一乘游方到此所建。康熙二十年(1681),太平县令陈九陛等捐金重修,内供观音大士,故又称观音庵。乾隆、嘉庆年间多次修缮,香火鼎盛,咸丰、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古松则有宝塔、麒麟以及游记中提到的扰龙松等。
    初八日徐霞客拟游石笋奥境(今称“石笋矼”),途中因迷雾大雨不能成行,遂宿于炼丹台附近佛庵。初九日由庵僧慈明引导游西南诸峰,欣赏“达摩面壁”、“秃颅朝天”等山岩造型,从描写的景色和位置来看,大概是始信峰一带,因雨又返回佛庵。初十日,过飞来峰,再经平天矼、天门坎下山,又因雨宿于大悲庵附近的佛庵。十一日冒雨过百步云梯,下八百级莲花沟,回到慈光寺,再由汤口出山。游记中提到的平天矼在天海附近,海拔1805米,亦是前后山的分界处。矼即是山间信道之意。此矼长1000米,矼西为仙桃、石柱诸峰,东端为光明顶,矼南为天海和南海,北边为后海。天门坎则位于天都峰和横云岩之间,两面奇峰插天,磴道从中间穿过,犹如跨入天门的门坎。天门坎附近有月岩、龟鱼石等名胜。炼丹台又名轩辕晒药台,在炼丹峰下,海拔1800米处,是黄山最高的观景台,台石黝紫色,石面平坦,据说是黄帝与容成子炼丹晒药处。它的右侧深壑为炼丹源,对面为晒药源。
    第二次是两年以后即万历四十六年。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游山多次因雨而止,未能尽兴,也可能因为黄山千峰千态、四时万变,百看不厌,更可能因为上次“过天都之胁”而未登其峰,天都峰又是黄山绝胜处,俗称“不上天都峰,来黄山一场空”。所以徐霞客这次登山是直奔天都峰而来。作者九月初四达汤口,在“仆夫俱阻险行后”的情况下,他却一人“独往”。他先登上玉屏峰上的文殊院。文殊院在天都、莲花两峰间,后依玉屏峰,前有文殊台,左右有狮、象二石,左前方即是作为黄山标志的迎客松。文殊院是在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13)由僧人普门建造,崇祯十年(公元637)毁于火灾,次年由休宁人汪之龙重建;咸丰十一年又毁于兵火,光绪十三年又重建。1952年再次毁于火灾,1955年在其旧基上建玉屏楼宾馆至今。徐霞客登上文殊院后,寺僧告诉他:“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他却不顾寺僧的劝告,决意当天下午就与游僧澄源一道攀登无路可登的天都峰。作者描述登天都的情形是:“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下山果然更为艰难,作者描绘其下天都的狼狈像是:“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绝险处,澄源并肩手相接”。从上述的描述中,一个勇于攀崖历险,甚至置生命于度外的探险家形象活脱脱地浮现在我们眼前。第二天,作者又去攀莲花峰。他描绘站在莲花峰顶所见的景象是:“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三、《游黄山记》中着意描摹的黄山景物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历来被称为黄山四绝,这在徐霞客游黄山的两篇游记中都曾着意加以描叙。
    一是奇峰怪石。黄山地貌可依平天矼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山雄伟,壁立千仞;后山俊秀,玲珑剔透。前山山体为粗花岗岩构成,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花岗岩常常发育为直立或近乎直立的主要纹理,在风雨侵蚀或地壳变迁等外力的作用下,岩体形成巨大的柱状体或种种奇特的形状,这样便形成了黄山独有的奇峰怪石。这在徐霞客的游记中多有表现,如作者笔下的峰间小道是“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天门坎是“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天都峰顶是“唯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百步云梯的石态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崡岈,兀兀欲动”。游记中还描述了“达摩面壁”、“秃颅朝天”、“海螺石”、“僧坐石”等山岩造型。
    二是黄山松。人称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的祖先乃是油松,靠风鸟为媒来到黄山。由于受黄山独特的地理构造以及气候、风力诸因素的影响,日积月累变异而成。1936年由中国植物学界正式命名为“黄山松”。黄山松要长在一定的高度之上,以黄山而言,八百米以上始称黄山松,八百米以下则叫马尾松。黄山松有其独特的造型:它打破了生长上的对称和平衡,侧重于一方,甚至放弃了另一侧枝条的生长。由于山高风急,树干大都短而粗,针叶密而短,而且树冠平如削,有的几乎平贴在石上生长。黄山松的生命力也特别旺盛,它可以扎根于无土的石罅之中,即是在断崖峭壁之上,也能破石而出,而且形体奇特,忽偃蹇盘旋,或仰曲倒挂,或异干同体。在游记中,徐霞客以极大的兴趣描摹了我国植物志中这一奇特的品种,或是渲染它的色彩:“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烂若图绣”;或是描绘它独特的形体:“绝崄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之中又有其奇品也”“其松又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如干,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在泛写群松之态后,他还着重描写了名松“扰龙松”奇特的身姿:“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结,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几与峰等”。
    应当说,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植物学的角度,徐霞客对黄山松的描绘,都是既准确又形象的。
    三是云雾。云雾是黄山得天独厚的胜景,它是由黄山地区山高林密、雨水充沛和寒流时来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的。黄山一年约有三分之二时间在云雾之中。在黄山观云海,以春季最佳。按云海形成区域可分为前海、后海、东海和西海四块。观云海的最佳处前海在玉屏楼,后海在清凉台,东海在白鹅岭,西海云海在排云亭,其中又以玉屏楼前的文殊台为观云海的绝佳处。站在台前,万丈云雾如千条白龙在台前的深谷中翻滚腾挪,层峦叠嶂忽隐忽现。山风过处,云浪滔滔,拍崖而过,呼啸有声,观者有立于钱塘百尺潮头之感。徐霞客在游记中也以亲历对黄山云雾作了生动的描绘:“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涉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山高风飓,雾气来去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硚,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云海是黄山得天独厚的胜景。它是由于黄山地区山高林密、雨水充沛以及寒流到来等独特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比较起来。泰山孤峰独耸,云气不大能留住;庐山飞峙江边,云雾畅行而少波折;峨眉地处西南,气候没有东南湿润而少云气。唯有黄山群峰攒聚,空气湿润,特别利于云雾积聚而多波折,从而形成黄山独有的云海奇观。黄山一年有三分之二时间在云蒸霞蔚之中,四季俱有云海壮观,以春季观云海为最妙。黄山按云海形成的区域,可分为前海、后海、东海和西海。关前海云涛最佳处在玉屏楼,后海在清凉台,西海在排云亭,东海在白鹅岭。纵观四海云涛则在光明顶。其中又以玉屏楼前文殊台为观云海绝佳处。站在台前,万丈云烟如千条白龙在深谷翻滚腾挪,层峦叠嶂忽隐忽;风起期,云浪滔滔,拍崖而过,呼啸有声,人忽如立于钱塘潮头。夕照往往会在深谷上空呈现出七色光圈,内中显出观云涛人头像,这就是神奇的佛光。
    四是温泉。古称灵泉、朱砂泉,在紫石峰麓海拔650米处。传说轩辕氏曾在此沐浴,返老还童,故名“灵泉”。至于称“朱砂泉”并不恰当,黄山温泉中并不含朱砂,而是重碳酸盐型的淡温泉。而且,黄山的溪水、岩石和土壤中均不含朱砂,所谓朱砂峰、朱砂洞、朱砂溪等亦皆是误传误记。黄山温泉水温为四十八度,每小时流量约四十吨左右。据康熙十三年修的《黄山志》载: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歙州刺史薛邕首先在此建庐舍,供人洗沐。大中六年(公元852),歙州刺史李敬芳在此修建龙堂,并立碑记载汤沐治好疾病的情况。天佑二年(公元904)刺史陶雅在此建寺,取名汤院。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中主李璟改名灵泉院,此泉供人沐浴一直至今。今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题刻的“天下名泉”四个大字。徐霞客两次上黄山,皆止宿于汤院,也皆“解衣赴汤池”,他在游记中对汤池也有段细致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注释
    
  • [①] 见《歙县志·山川志》。
  • [②] 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岭旧居》,见《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本第16卷。
  • [③] 贾岛《纪汤泉》,见《长江集》。
        

    •     万历四十四年(1616) 徐霞客第一次
          

    •     上黄山登览的“光明顶”
          
          
          

      •     万历四十六年(1618)徐霞客第二次
            

      •     上黄山攀登的天都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