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漫谈 >

朋友,你以为回到古代就没法剁手了?幼稚!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刚过没多久,转眼又到了 “双十二”, “买买买”、“剁手”、“吃土”又成为了最近人们讨论的关键词。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购物造节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为了刺激消费,商家可以将原本普通的日子,生生变成一个全民剁手的狂欢节。
    
    (双12过了不要紧,还有圣诞元旦大促,扶住墙不要紧,你还能买)
    文物里的“剁手族”
    一个个“剁手”节的形成,离不开人们对购物这件事的迷恋。事实上,不只今人热衷于购物,古人对于买买买这件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信?下面几张图片就是古代的“剁手族”。
    
    比如秦始皇陵里的这位:
    
    又比如汉阳陵出土的大批无臂裸俑:
    
    汉阳陵的跪坐俑:
    
    上面的图片当然只是玩笑,但是购物作为一种风俗在古代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古人去哪儿买?集市走起!
    在流行网购的当下,每逢购物节,人们就会登录淘宝、京东等各大网购平台选购商品。在没有互联网与手机的古代社会,人们只能进行线下购物,移步实体平台——集市。
    
    最早的“集市”大约出现于商周时期。《周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左传》中还有商人救国的故事:郑国商人玄高,在“将市于周”的路上遇到远程奔袭的秦国大军,于是他把原本要卖的牛送给秦军,一边诈称郑国国君已知秦师到来,特派自己来送牛犒赏秦军;一边拖延时间,通风报信。这个爱国故事证明集市、商人先秦时期早已出现。
    
    据《五杂俎》记载:“岭南之市谓之,言满时少,虚时多也。西蜀谓之亥。亥者,阂也。阂者,疟也,言间日一作也。山东人谓之。”所以旧时有“趁虚”、“赶集”等种种说法。
    通过“趁”啊、“赶”啊这类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剁手”也是相当积极呀!
    集市有分类
    
    (从《木兰辞》也可以看出,集市是各有专卖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门性的集市出现了。整体来看,古代的专门性集市可以分为时令性 非时令性的两大类。
    时令性集市
    关于时令性集市的记载,《成都古今记》中有云:“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顾名思义,这些集市上,出售的多是时令商品,人们买的就是一个“新鲜”。
    非时令性集市
    非时令性的集市,如菜市、渔市、米市、茶市、马市等,则大多销售的是生活必需品。
    
    
    
    
    唐朝——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流的密切,在唐朝的首都长安,已经形成了堪比当今CBD的超级购物中心——东市和西市。
    
    东市
    “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据《长安志》记载,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见于文献记载的,东市有铁行、笔行、肉行、善卜者、卖胡琴者、赁驴人、造琵琶者、货锦绣彩帛者、印刷业、毕罗店、酒肆、饭馆、凶肆等。
    
    西市
    西市“市内店肆,如东市之制”,大体布局与东市相似。但“西市”是面向大众平民市场,而且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而作为生活在唐长安城的居民,更为幸福的是,不出城门就可以享受到海外购!这与唐朝胡风盛行有关。
    
    
    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这里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 胡商”最多。
    胡商
    
    胡商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他们带来的香料、药物卖到中国,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开设了许多胡商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胡姬酒肆因能歌善舞的歌舞姬而颇负盛名,常有少年光顾,李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古人也营销
    古代怎么卖?促销有高招!
    
    宋代绝对是一个商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促销手段应运而生,名为“关扑”。所谓“关扑”,又叫“关赌”,可以理解为以是以待售商品为赌注(彩头)的一种赌博游戏。
    “关扑”双方约好价格,用铜钱在瓦罐内或地下扔掷,根据钱面的正反来判定输赢。猜对了既可以拿回赌注,还可以免费或打折得到商品。这是不是特别像现在游乐园里常见的射气球、抛套环的游戏?
    
    “北宋 VS南宋
    《梦粱录》中记载了正月开封城开放“关扑”的盛况:
    “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
    《梦粱录》也记载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的情况:
    “大街关扑,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及细画绢扇……诸般果子及四时景物,预行扑卖,以为赏心乐事之需耳。”
    “关扑”本质上是一种赌博,因此,在北宋,只有每逢正月、寒食、东至,开封城才开放“关扑”三天。到了南宋,关扑从一种博戏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促销手段,什么样的商品都可以“关扑”。
    
    “关扑”抓住的正是人们喜欢贪便宜、碰运气的普遍心理,上至皇宫,下至百姓,风靡一时。因而,也为不怀好意的商人提供了一种行骗的方式。
    《夷坚志·李将仕》中记录了南宋一临安男子,因“关扑”黄柑而损失万钱!“会有持永嘉黄柑过门者,生呼而扑之”,其实商家呼他来赌博,是因为早发现他关注街边美人,心不在焉。果不其然,结果越输越多,而这哥们却欲罢不能,“欲待再扑,恐怕扑不出来,又要贴钱;欲待住手,输得多了,又不甘伏。”最后一直输到万钱散尽,“愠形于色。曰:坏了十千,而一柑不得到口。”看来无论是做人还是买东西,还是不要贪小便宜的好。
    总之,“剁手”有风险,购物需谨慎~祝大家接下来的日子……
    
    撰文 | 唐芊尔 编辑 | 陈雪萌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