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李敬泽:人类讲故事的能力在任何时代都要珍视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上官云)17日下午,“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新古典写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孙一圣、双雪涛、于一爽、赵志明四位作家的新书同期首发,分别是中短篇小说集《你家有龙多少回》、《平原上的摩西》以及《火不是我点的》、《无影人》。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杨庆祥,作家徐则臣、张悦然等就以上四位作家的作品特点进行讨论。
    “之所以出版这四位作家的书,我们是想从写作本身出发,找一些不同于以往写作风格的作家,鼓励大家创作:他们可能有缺点,但一定有特点。”活动主办方青橙文化创始人王二若雅这样解释了出版缘由。
    “所谓‘新古典写作’,应该是将‘古典’与‘现代’这两个名词进行了对比,现代小说的传统可以说是从西方传入的,而我们肯定更想致力于开掘我们的传统文学资源。”在稍后的讨论中,徐则臣就“新古典”一词进行辨析。综上所述,他认为,在当下,作家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传统、如何使用传统文学所留资源。
    虽然“新古典”可能无法完全概括孙一圣等四位作家的写作特点,但在杨庆祥看来,他们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呈现出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我有时会觉得阅读小说是一种负担,问题不完全出现在我这里,也与小说本身有关:它在既有范式里出现枯竭了,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的东西重新激活小说写作”。
    “四位作家在不同的方向上让我们看到,即使在这个时代,虚构依然有力量、有意思。”李敬泽指出,所谓“小说的枯竭”,就是指“行至水穷处”,不知道小说发展的路在哪里,“还是要说,人类虚构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是要珍视的”。
    双雪涛则谈到了走上写作之路的原因。他表示,早先自己的阅读区间,除了语文课本就是世界名著,再有就是一些中国古典小说等,“高中时看到苏童、格非等作家的小说,第一次感到文学是有意思的:不是给你讲道理,而是在叙述里能得到某种快感,所以说,推我到写作这条路上来,最重要的是先锋文学的力量”。(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