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资源 >

中国古代雕塑之一(2)


    下面按历史时期分别介绍其雕塑的主要类别、特征及其代表作品:
    一、上古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主要是人和各类动物形象,神话传说的龙等神异形象也已出现。这类作品以陶塑居多,也有少量石、玉、牙、骨等材料的雕刻。有圆雕,也有浮雕、线刻。有的是独立的雕塑作品,有的则是附加于器物盖或口沿、肩部的装饰物。在原始社会末期,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人,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了。1975年,在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墓葬中发掘出一件造型精美陶制鹰投壶。在湖北屈家岭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一些手捏的只有数厘米大小的动物雕塑。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是经过特意烧制的陶制品,如陶鸟、陶猪、陶鱼之类,造型完整而有情趣。好像是当时在制作大体陶器之余,用剩下的泥巴即兴作出来的。不知是否专门为孩子制作的玩具,还是另有用途,总之,它们主要起娱悦性情的作用。在黄河中游早期的遗址中也有类似的动物陶塑发现。陶塑小动物都是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定居后普通饲养的猪、羊、狗、鸡等家畜家禽,反映了制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经过观察,发生兴趣才去加以表现的。原始陶塑的含义可能是多重的,也是比较模糊的,从而带有某种远古的神秘感和莫解的奇妙。其表现手法真实,朴实、自由、夸张、概括,一点也不雕琢,体现了一种随意美,稚拙美。它们为后来较大和较精细雕塑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这些作品普遍出现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南北各地古文化遗址之中。人物形象主要有立体的全身像、头像、浮雕人面,以及塑于壶、瓶、罐等容器口部的人头像,以小型作品居多。早期作品形态粗简、夸张,随意捏塑的成分居多。发现于中原和西北地区的一些人头形作品,以捏塑、贴塑和锥刺等手法制作而成,有的并加彩绘,开始了塑绘相结合的传统。眼、口镂空,造成深色阴影,看上去颇有神采。有些作品已注意到表现男女性别的明显差异。如同属仰韶文化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寺嘴等地的彩陶瓶口上的人头像面部磨光,或披长发,是少女的脸型;陕西宝鸡北首岭的陶人头则是画了胡须的男子形象。辽宁喀左东山嘴所出红山文化的小型裸体女像,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孕妇的体态特征,可能是生育神或农神。这些小型人像塑造的动机可能与巫术活动有关
      陶塑
    现在发现的我国早期陶器,是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得到的。其中以磁山和裴李岗为代表。裴李岗在河南新郑县,磁山位于河北武安县。两处遗存的年代皆在公元前六千多年,裴李岗要略早一些。已知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发现于河南省密县沟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属于裴李岗文化遗物。
    裴李岗和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器壁厚薄不匀,器物也很简单。习见的有钵、盌(wǎn,碗)、壶、罐,以及一些三足、四足器皿。器物表面大都是素面,只有少数器表出现绳纹、划纹、蓖点纹、剔刺纹等。陶质松散,质地也较粗糙。但裴李岗出土的陶质羊头和猪头,磁山发现的一片简单的划红色曲折纹的彩陶,以及在河南省密县沟出土的属于裴李岗文化遗存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在陶塑艺术史上皆有奠基和发轫意义:
    从磁山那片划有曲折纹的红色彩陶延续下来,相继出现的是新石器中晚期的仰韶文化中绚丽多姿的彩陶。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一个发掘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距今大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至今已发现上千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区,以陕西省最多,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6000多年,,是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包括大汶口马家窑、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不同时期和类型。
    其中半坡类型彩陶以各式盆、钵、壶、尖底瓶多见;彩绘基本为黑彩,常见鱼、鹿、蛙、羊等动物纹、人面纹以及三角、宽带、波折、网格等几何纹。鱼纹是半坡彩陶中相对比较多见的题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出土的几只鱼纹罐、人面渔网纹盆,以及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的八角星纹陶豆;从裴李岗出土的陶质羊头和猪头延续发展,相继出现半坡文化中的人头陶器盖,猪形陶哨、陶鸟;陕西华县太平庄的人头陶壶;甘肃秦安的人头彩陶瓶,浙江河姆渡的陶塑人形、猪形、陶羊、陶鱼,大汶口的猪形陶器,以及属于红山文化大型泥塑作品,如在辽宁牛河梁祭祀遗址发现有相当于真人头大小的女神残头像,面敷红彩,眼嵌青色玉片,神庙内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塑像,从一些残迹推知,最大的塑像约3倍于真人。体内以木架支撑,内外泥层有粗细之别。表明5000年前,已初步掌握了塑造大型泥塑的技能。除人像之外,还有形体很大的猪、龙与禽鸟等形象的塑造。
    继“村落农业”高度发展的仰韶文化之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间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制陶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龙山文化已普遍使用快轮旋制技术,选用的原料是一种可塑性大的黑土和黄粘土。常见的器形有杯、豆、鬶、壶、鼎等。器物上的流、把、盖一类附件也增加了,并且都是手制的。器表以素面为主,但也喜欢用镂孔作装饰。其中器壁厚底1.5毫米,薄如蛋壳的高柄杯是龙山文化高水平制陶工艺的代表之作。特别是在烧陶技术方面,已经学会控制陶瓷颜色的技法。往往在烧成将近结束时,采用熏烟的方法,将大量的碳渗入坯体,生产出一种表里墨黑、光亮如漆的黑陶。这种技法至今还在山东日照一带流传着。
    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除龙山高柄杯外,还有马家窑彩陶、半山彩陶、马厂彩陶和齐家彩陶等。
    这个时段动物雕塑大都是小型作品,表现对象是当时人们所豢养的禽、畜和狩猎对象,以及神话性质的动物。在长期接触中发展了人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有些作品异常生动,如河姆渡文化的陶猪、湖北龙山文化的象、狗、鸟、兽等小陶塑,都能概括而传神地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活动情态。还有一些做成鸟兽形状的容器,可能具有礼器的性质,为商周青铜礼器之滥觞。这类器物既注意实用的功能,又生动地表现了动物的不同神态,艺术性很高。如陕西华县所出的陶鹰鼎,神态猛鸷,造型的体积感很强。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并不表现为具体的动物形象,却能引发欣赏者对于鸡、鹅等动物动态的联想。年代较晚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还出现了很多玉石雕刻的鸟、龟、虎等动物形象作品。神话动物龙的形象已多有发现,并有不同的造型特征。红山文化的玉龙,被认为是由猪神化而形成的。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中所发现的3组以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中的龙与后代龙的形象相当接近。
    新石器时代陶塑器皿往往与彩绘相结合。彩绘是我国最早的工艺类绘画。其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盛器,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着色可分为单色装饰纹样和彩绘装饰纹样两样;彩绘内容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其纹饰的种类也非常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匀衡、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这些图案匀称、流畅,十分精彩,比较集中的反映了中国原始时期陶器艺术的辉煌成就,也是现存的中国绘画中最原始图形。它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
      代表作品:
    1、河姆渡猪纹钵
    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镇出土文物为标志的河姆渡文化,是已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年代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年代距今约70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还处于较为原始的手制阶段。主要特点是陶质比较单一,绝大部分为夹炭黑陶,烧成温度低,胎质疏松,而且器壁较厚。这些特点,皆在这只猪纹钵上有所体现。
    
    1973年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钵
    猪纹钵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这类盛食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件典型的陶钵是在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整个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夹炭黑陶制成。器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该猪整个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正在寻觅食物。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这种艺术处理,充分反映了河姆渡人艺术构思的奇特和审美情趣的淳朴。从这个猪的刻绘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绘画艺术的技巧上已相当熟练,绘制的笔法也十分简练,不仅猪的形象逼真,而且神韵天真。所以说它是一件朴质的实用器,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致的艺术品。对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原始绘画艺术和七千年时河姆渡人饲养猪的模样等提供了实物数据。
    2、甘肃秦安人头彩陶雕塑
    
    1973年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红陶壶、1975年秦安寺嘴人头形彩陶瓶
    仰韶文化的诸多人头陶塑中这两件最为精彩。
    一件是人头形红陶壶,1973年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出土。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式刻画得很细致,短短的刘海垂于前额,左右和后面披短发,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目光深邃,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可能原戴有耳坠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人头形彩陶瓶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另一件是人头形彩陶瓶,1975年秦安寺嘴出土。属于马家窑文化前期。这个时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出土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
    人头形红陶壶现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
    3、半坡人面鱼形彩陶盆
    仰韶文化中的一种。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
    
    陕西半坡的人面鱼形彩陶盆
    人面鱼形彩陶盆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塑,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人面鱼形彩陶盆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这件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在器物内壁用用黑彩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一组。构画手法大胆夸张。人面成圆形,头顶上三角形发髻高耸,额头涂黑,一侧留出弯镰形,双眼眯成“一”字,“┸”形鼻,嘴衔两鱼,人面两侧耳部亦有两条小鱼簇拥着。在人面之间还有两条大鱼同向追逐,鱼身及鱼头均成三角形,鱼眼呈圆形,大鱼的鱼身以斜方格为鳞。人面在鱼群之中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鱼纹刻画得十分生动:鱼头虽是寥寥数笔,却把鱼的形神勾画得具体而细微。鱼身上没有了鱼鳞,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同样内容的彩陶盆,半坡遗址中曾出土几件。此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4、庙底沟型彩陶:仰韶文化中的一种,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它晚于半坡型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罐、长颈罐、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如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同时也有仿生纹和植物纹等。
    其中的黑陶鹰头壶造型和鹳鸟石斧图形彩陶瓮最为精美。
    黑陶鹰头壶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这样一件体量并不算大的陶塑,竟产生出非凡的气魄和雄强的力量感。枭形壶是将壶的顶部作成猫头鹰的头面,其中可能含有某种图腾崇拜的意义。有些器物的盖纽或口嘴作成人头形或鸟兽形,则稚拙而有趣。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葬具。陶缸是用夹砂红陶土盘拉成型,彩绘烧成,总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敞口、圆唇、深腹、平底,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一侧有一副高37厘米的、宽44厘米的《鹳鱼石斧》彩陶饰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整幅图内容分为两组: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鹳圆眼、长嘴、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
    作者为表现鹤的轻柔白羽,把鹳身整个涂抹成白色,犹如后代中国画的“没”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代中国画的“填””画法。由于这幅画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
    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左: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黑陶鹰鼎 右: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5、青海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孙家寨1973年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系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前3300—2050)的珍宝。
    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底面直径10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陶器内壁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使人叹服。
    这件陶盆的发现曾时使得考古学家们狂喜不已。因为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而这件陶塑则是首次发现的直接描绘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的图画,第一次以实物印证了原始舞蹈的产生时间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
    舞蹈纹彩陶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6、大汶口陶猪形鬶
    
    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三里河猪形灰陶鬶
    鬶(gui)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阶段。是一种造型精巧的器物,陶鬶有实足和袋足之别,实足鬶一般由流、腹和三个圆锥状实足组成,袋足鬶则以三个大袋足为腹。鬶的质地分夹砂和泥质两种。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出土时器底多有烟熏痕迹,有的器腹内还有灰黑色的残渣,当为残存的酒渣。这类夹砂鬶是专门用来煮酒温酒的泥质陶鬶质地细腻,制作也精致,可能是专作注酒用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的平底鬶就是由泥质三足鬶发展而来,后世的酒注子、酒执壶等注酒器也可溯源于此。
    这只猪形灰陶鬶则是一个特殊形状的陶鬶。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三里河遗址。整器呈猪形,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四肢缺失,外表呈灰褐色,类似猪皮的颜色。头部粗短,双耳上翘,嘴两侧微露獠牙。猪身肥胖,脊背平直,圆臀上安有较高的器口,与猪的身体相通,口沿部斜出喙状流,背部有扁圆的横扳,臀部有上翘的小短尾巴。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
    猪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家畜之一,并成为财富的象征,在很多遗址内都发现了丰富的猪骨骼。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生前以猪为主要肉食,死后也用猪随葬,以示富有。仅三里河遗址内用猪下颌作随葬的墓就有十八座,最少的两块,最多的达三十七块,随葬猪下颌多的墓葬中,其他随葬品也多,墓葬的规模也大。据专家研究,这件猪形灰陶鬶的造型是以家猪为其原型的。以猪的形象来制作酒器,也显示了大汶口人对酒的喜好。
    猪形灰陶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7、大汶口彩陶
    1953年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出土,属于新石器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色彩主要有黑、白、红、褐、赭、黄等诸色。在烧制方面,已开始利用氧化焰、还原焰来赋予陶器以各种不同的色调。花纹图案主要以植物纹和几何形纹样为主,未见鱼、蛙等动物以及人物纹样。主要有花瓣纹、八角星纹、菱形纹、卷云纹、云雷纹、太阳纹、水波纹、辐射条纹、圆点纹、圆圈纹、宽带纹、折线纹、人字纹、斜线纹、平行线纹、网纹、三角纹、勾连纹、连栅纹、方格纹、连弧纹、母字编织纹、贝纹、涡漩纹、饕餮纹等。这些花纹图案,结构复杂巧妙,题材丰富多样,一般以平行线作界隔,中间绘三角纹。器形方面,主要器形有觚形杯、单把杯、尊形杯、单把杯、钵形鼎、豆、单把豆、罐、壶、背壶、釜、器座、盆、钵、单把钵、碗、鼓、鬶、盉等。
    
    1953年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出土赭黄色三脚豆、造型别致的黄色酒器
    8、马家窑彩陶
    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它上承庙底沟文化,下启齐家文化。马家窑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与其它彩陶比较,其画彩的部位更加广泛,不仅在许多细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满了花纹,而且在许多大口径器物的里面和其他夹砂的炊器上画上彩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其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表明这一时期无论是陶器的烧制,还是绘彩的技术,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甘肃临洮马家窑出土的红陶罐  马家窑出土的同心圆圈波纹盆
    9、半山彩陶:出土于甘肃广河(宁定)半山墓。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
    
    甘肃广河半山墓出土的格纹双系壶、黑红相间、线条旋转连贯的双耳壶
    10、马厂彩陶
    出土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属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图案以大圆圈纹、锯齿纹,漩涡纹、波浪纹等为最流行的纹样母题,显然有别于马家窑时期的彩陶艺术纹样及其所呈现的观念内涵
    
    1924年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发现的造型别致的大圆圈纹陶壶、锯齿纹陶罐
    11、齐家彩陶
    出土于甘肃广河齐家坪,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此发现与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单色压花陶器,以及与古希腊、罗马的安佛拉瓶造型类似的双大耳罐,齐家文化彩陶便由此地而得名。
    齐家文化兴起于马家窑文化衰退之时,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个过渡型文化。齐家文化陶器独具特色,种类繁多,有泥制红陶、橙黄陶、灰陶和夹砂红陶。多手制,轮制较少。陶质细腻,器型较小,多素陶,器型丰富,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双大耳罐。彩陶极少,种类也不多,彩陶已显著衰落。所出现的彩陶,以红褐色为主,纹饰简单,以菱形网纹和三角纹及变化纹样为主,图案简单疏朗。
    
    齐家彩陶代表作品双大耳罐,以菱形图案为主,简单疏朗
    12、大汶口八角星纹陶豆
    
    1978年出土于大汶口遗址八角星纹陶豆
    豆为古代的一种盛食器皿,也是祭祀用的礼器。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新石器时代的豆多为陶豆,并为许多文化类型的居民所通用。
    此件八角星纹彩陶豆,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厘米。材料为泥质红陶,豆盘为圆唇斜口、深腹,喇叭形高圈足;腹和圈足部位涂抹了一层深红色陶衣,斜口沿面绘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红等彩色绘出半月形与若干竖线段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之上绘五个方心八角星状纹样,各八角星之间同样用两列白彩竖线段间隔。彩陶豆上的八角星纹,有学者认为这类纹饰有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四射的八角也寓意着无际的天空。圈足部位绘两圈褐色彩带,彩带之上用白彩绘贝形纹样。纹饰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堪称我国彩陶艺术珍品。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纹样题材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叶纹样和各式几何图形为主,施彩技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塑制好的陶坯上直接施彩作画,叫作原地绘画,一般只绘红或黑色单色,纹样比较简单;另外一种是先在陶器需要作画的部位涂一层加了彩色的泥浆,叫作施陶衣,然后再行绘画。陶衣之上多绘白、褐、黄、黑等多种彩色,图案也比较复杂,讲究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和层次效果。这件彩陶豆在纹样构图和施彩作画方面集中体现了大汶口文化彩陶艺术的较高水平。豆的色彩只有红、白、黑三色,但是作者已经懂得利用白底红彩和红底白彩可以取得两种不同的效果,并用这个原理将口沿与豆身区别开来。另外,同样都是红底上画白彩,是否用黑彩勾边,效果也截然不同。有黑彩勾边,黑白对比强烈,视觉感受也就强,所以我们看到的八角星纹和旁边的竖线就有主次之别。色彩还可以互相借用和互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八角星纹中央的红色方块,便是作者在这方面的匠心独运。
    八角星纹彩陶豆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13、上海青浦宽鋬带流黑陶杯
    
    1983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宽鋬带流黑陶杯
    宽鋬(pàn)带流黑陶杯为良渚文化陶器中,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代表性器物之一,1983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中。此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饮水器。高15厘米,口径7.4厘米。容积曰500毫升,大小适中。基本造型为圆筒形,侈口、束颈、园肩、鼓腹、凹底。为便于倒水,在口沿一侧制成上翘的长流。在器身的另一侧附有一宽体扁环形鋬。宽鋬和长流彼此呼应,构成和谐的平衡和完美的器形。长流上翘外展,很像一只阔嘴的水禽,显得灵巧活泼。鋬和流作上下错位的对称格局,使陶杯具有十分突出的稳定感。整个造型饱满、轻盈、优美,既是实用的生活器皿,又是制作精巧的工艺品。堪称新时期晚期陶器中一件杰作。
    陶杯为泥质灰胎黑陶,胎质细腻。器壁厚薄均匀,通体饰针刻曲折条纹,纹样由单线和双线交错构成,作竖向排列,密密匝匝,一行紧挨一行,规整而毫不错乱重叠。在曲折条纹间,又刻几何形鸟纹。全器形制规整采用轮制工艺成型,这在当时是先进的制陶工艺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4、姚官庄陶鬶
    
    1960年山东潍坊市姚官庄出土的陶鬶
    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市姚官庄,是龙山文化(前2400—前2000)代表性陶塑。
    器高42厘米,材质为夹细砂黄陶,冲天长流,粗长颈,颈腹相连,下承锥形三实足,后足与前两足距离较远,且较前两个袋足更肥大。颈腹间置绳纹鋬,器身多处饰乳钉纹。,颈与后足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足上饰两周凸弦纹,三周弦纹之间有四圈小泥饼。长流上翘呈鸟啄形,通体施黄色陶衣,器物造型雄伟生动,遒劲有力,很像一只雄鸡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当完美的陶塑艺术品。
    15、龙山蛋壳黑陶高柄杯
    
    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出土的龙山蛋壳黑陶高柄杯
    蛋壳黑陶器皿是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器皿不以色彩、纹饰为重,乃以造型和工艺见长,风格简洁爽利,应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一种反映。蛋壳陶的首次发掘,是1930年,由当时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组成的科考队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发掘城子崖遗址时发现的。发掘报告称“其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之媲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山东姚官庄遗址中,考古学家门又一次发掘到蛋壳陶,蛋壳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
    蛋壳黑陶高柄杯,属于礼器性质,可能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蛋壳陶杯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它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制造蛋壳陶,对原料和技术要求都相当严格。已发现的蛋壳陶杯,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最薄的仅有0.3毫米,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一两。据测定,这种蛋壳陶杯的平均吸水率只有万分之四十三。制造此类器物,对原料和技术要求都相当严格。如此精美的酒器,竟出自四千多年前的东夷人手中,真让人惊叹不已!这类器物一般出土于墓葬中,且墓葬规模都很大,出土此蛋壳陶杯的墓葬就长三米余,宽近两米,墓内有二层台,墓坑内有一棺,其内埋葬的是一老年女性,随葬品有八件,其中有觯形杯、豆、碗、蚌片、獐牙和高柄杯。这件高柄杯是此墓随葬品中最精致的一件,亦应是墓主最喜欢的一件,可见墓主对酒具的珍视。
    这两件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的高柄杯,均为黑陶,胎壁极薄。其中高者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盘口,中腹与杯体相连,呈竹节状,共十一节。下为喇叭形圈足,圈足较高,上与杯腹相套接。器表乌黑光亮;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造型体态轻盈,挺拔秀丽,制作技艺美妙,是一件古代艺术珍品。
    较矮者高16.8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4.2厘米。亦为浅盘口,杯形腹较深,上饰数道弦纹,杯形腹底部通过一极短的管状物与圈足相接,圈足上有三周竖道镂空纹,下为喇叭形圈足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