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私房菜:风月无边


    
    就像私房钱一样,私房菜应该是藏着掖着,只供家人享用,从来秘不示人的。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人士,崇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拥趸,当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达不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时;当他们郁郁不平总感怀才不遇,自比诸葛亮隐于隆中、姜子牙钓于渭水之时,他们便退而求其次,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老子无为而标榜,在其府上潜心研究“烹小鲜”,以解“治大国”之馋想。于是,一套套超越世俗酒肆水平的私房菜便出锅了。
    私房菜竟是这样“出锅”的说法似乎有些调侃,但是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活动范围不过方圆百里,有的人甚至直至老死也没出过村子。因此,北方人士极少了解南方海鲜的品种和烹饪方法,而南方人士又极少能领略到烤全羊的风采。于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是成功人士的标志,于是“三代为官,方才懂得吃和穿”这句话便说得非常到位了。
    然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自始至终体现着培养一代又一代美食专家,体现着在美食的境界中找到自己的根。
    于是,人们便在吃的方面登峰造极:第一步是温饱之需,无论猪肥羊瘦,能饱口腴者为先;第二步是口味之需,无论甜咸酸辣,能适口味者为先;第三步是奢华之需,无论色香味形,能显身份者为先;第四步是猎奇之需,无论腥臊恶臭,能涉列尝鲜者为先。吃来吃去,直吃得两条腿的不吃板凳,带翅膀的不吃飞机。于是当我们将美食文化进行到底的时候,吃文化、吃气氛、吃环境、吃心情便成了必然的趋势,于是,藏于深宅大院里的私房菜,便在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下曝光。
    如今的私房菜并不神秘。除了价位上令人咋舌外,排队、等座、叫号……缺衣少穿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影随形。以至于一位德国记者在北京品尝私房菜时感慨万千。
    德国记者听说北京某地有一馆子,为一来历神秘的单身老头儿开设。坊间流传,那家售卖的是某大军阀的家宴,每天只做两桌,店里不安电话,也不接受预订,能不能吃到要看缘分。 
    由于车子开不进去,他便和一个美食界朋友深一脚浅一脚在小巷里跋涉,七拐八绕,终于到了那宅门。
    拍打门环,不多时走出一个豹头环眼的小伙子。他们俩战战兢兢地问:“今天开饭吗?”“师傅今儿不舒服,不开饭了。”小伙子答毕,黑漆漆大门咣当合上。德国记者仍然觉得不虚此行,他还认为,那个夜晚过得格外有品位。 
    如此看来,吃私房菜如同受虐,温言软语的服务不行,非得横眉冷对,摆上一个爱吃不吃的架势,方能品味到私房菜的个衷三味。
    许昌没有私房菜馆,但我却吃过一味地道的私家美食。原芝兰亭大酒店的总厨、许昌人家的创始人李国勇先生,亲自烹制的“小鲜”。
    国勇先生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饭。接到通知我一愣:本身拥有两家十分红火饭店的老板,有着数十位徒弟的他,还用得着在家里“巧手弄汤羹”吗?国勇说,这是我的私房菜,在任何饭店你是吃不到的。
    于是,在他武装到牙齿的厨房里,国勇先生随意烹制的一份白开水涮大墨鱼的打边炉,让人吃得回味无穷,乃至不喜欢吃肉的小女儿也垂涎欲滴地对我说:“改天还去伯伯家吃饭吧,他做的菜真好吃。”
    私房菜是不能想吃就吃的,好在国勇先生准备在东城区怡景花城旁边开一个非常私房的酒店,我想,到那时,嗜好美食的人士便可以大快朵颐了。
    作者:邓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