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人物 >

校长竺可桢 把流亡学校变成东方剑桥(1)


    
    竺可桢
    今天,4月7日。于浙江大学,于竺可桢,都是个特殊的日子。 
    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这一天的日记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浙大有幸,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拥有了这么一位领路人。一所只有3个学院16个学系的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成7个学院27个学系的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今年是竺可桢诞辰120周年。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重温这段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教育问题重重,谋求变革的当下,“校长竺可桢”,具有了特殊的符号价值。(张冬素 单泠)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竺可桢 
    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 
    1936年1月28日,丙子年正月初五,南京雪后放晴。中午,美丽川菜馆的一间包厢里,竺可桢与地理气象学界的朋友小聚。席间,他听说有人推荐他去当浙大校长。 
    当时,浙大学生因反对校长郭任远,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潮。蒋介石急着物色一位有声望、有学术成就的人去接任,以平息家乡的学潮。 
    竺可桢希望这不是真的。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他自知不善亦不屑于官场应酬。 
    竺可桢当时是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是他1928年创办的,也是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此前,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 
    消息很快被证实。但2月21日,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没有马上允诺。 
    3月16日,竺可桢仍在南京和研究所同事放飞了一枚探空氢气球。这枚探空氢气球升空高达17714米,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气象资料,这在东亚各国属于第一次。 
    但此后的13年间,他最主要的工作,不再是气象研究。竺可桢从一个科学家,成为了一个教育家。 
    1936年4月25日,杭州城内风和日丽。下午4点,竺可桢结束与教师的座谈,来到学校健身房,第一次面对浙大全校800多名学生和教职员工,表达他的教育思想。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动身来浙大的那天,竺可桢专门在上海停留,去了交通大学,为的是向教务长裘维裕借人——裘答应把胡刚复借给浙大两个月。胡刚复毕业于哈佛,是厦门大学、中央大学理学院的创建人。在浙大西迁过程中,从出方案到找房子、探路、定船定车、运书运仪器,都由胡刚复一统操办。遵湄办学时期,胡刚复是浙大理学院院长。 
    竺可桢留用了当时浙大一批教授,包括陈建功、苏步青、贝时璋、钱宝琮、郑晓沧、李寿恒、周厚复等,又把因反对前任校长而离开的张绍忠、何增禄、束星北等一一请了回来,何增禄还带来了王淦昌,苏步青又推荐了章用。1936年下学期开学时,被浙大新聘任的教授、讲师有30多人。
    苏步青的夫人是日本人,西迁时,没有一起走。浙大到了湄潭后,有一天,竺可桢对苏步青说:“你不要等到暑假,快把家眷接出来吧!”“我哪有这么多钱啊。”“钱不用愁,我们学校替你包下来了”。竺可桢一下子批给苏步青900块大洋。有了这笔巨资,苏步青回到浙江,经过35天,带家眷回校。竺可桢说:“这下子我好放心了。” 
    费巩一度对竺可桢不满,曾在教务会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请他做训导处长。 
    王淦昌来到浙大时只有29岁。竺可桢亲自陪他参观校园,还设家宴款待他。“在黔北浙大的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科研思想特别活跃、成就较多、最值得追忆的时光之一。” 王淦昌培养了程开甲、谢学锦、许良英等一批著名学生。
    “流亡大学”走出50名院士 
    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竺可桢 
    竺可桢对浙大校长这个职务的“难”是有备而来的,但是,国家战争形势的“危”,却一次次击碎了他期望通过建立先进、正常的教育秩序来培养青年“精研科学,充实国力”的理想。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全公亭登陆,距杭城仅百公里。为了保全浙江大学,1938年1月11日至13日,竺可桢率全校师生分三批离开杭州,一迁浙西建德,二迁江西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历时两年半,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余公里。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这一壮举,被彭真称赞为“一支文军”的长征,电影《流亡大学》就是以此为原型拍摄。 
    虽烽火连天,颠沛流离,却弦歌不辍。每到一处,稍作安顿,师生们就打开教案,拿出课本复课,科学研究也没有停顿过。 
    战时,科研仪器缺乏,实验条件简陋,师生们自己动手造。遵义没有电,改造的设备用桐油代替柴油发电为工学院的学生开出了实验课。王淦昌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叶笃正做“湄潭近地层大气电位的观测研究”课题时,没有观测仪器,找了个损坏的电位计修复后进行观测。订阅外文期刊和专业刊物很难,竺可桢拨了近万元费用专门托在上海的教授选购外文书刊。 
    “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因为“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没有独立研究的氛围,自由讨论的刺激,真理何由得明?在竺可桢的倡导下,浙大的学术讨论之风盛行,教授与教授之间常常为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在湄潭的唐家祠堂,谈家桢发现了瓢虫色斑变异的嵌镶显性现象,并用两年时间搞清其中的机制和规律,成果在美国《遗传学》杂志发表后,引起国际遗传学界轰动,被称为是对摩尔根遗传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同样是在这里,苏步青在微分几何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被称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王淦昌写出了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的著名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在湄潭的7年中,浙大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超过当时所有的中国大学。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物理评论》经常收到来自“中国湄潭”的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年浙大任教和求学的师生中,后来有50人当选两院院士,走出了不少如李政道、程开甲、谷超豪、施雅风、叶笃正等科学界的精英。 
    曾到湄潭参加1944年中国科学社30周年年会的李约瑟,在英国《自然》周刊上这样写道:“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的一片繁忙紧张的情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