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容闳
http://www.newdu.com 2024/11/10 08:11:36 《文史春秋》2003年第11期 佚名 参加讨论
容闳(1828年—1912年),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 容闳降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成长在清王朝走向衰败的时代,自小目睹了殖民者践踏南中国的侵略罪行。初谙人世的时候,他不再走传统的封建科举仕途,先后就读于澳门英国人古特拉富夫人所办的教会小学和香港玛礼逊教会学校。1847年,主持玛礼逊学校校务的美国教士勃朗因病归国,容闳欣然同往,入麻省孟松学校。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加入美国国籍。1854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学士学位。他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脑海里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烙印。 享受着西方资本主义生活的容闳并没有忘记他灾难深重的祖国。他希图“借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趋于文明富强之境”,造就一大批像他那样懂得西方政治学说、掌握西方科学技术、通晓西方文明的人来改造中国。他大学毕业时基本上完备了“由政府选派秀颖青年,送之出国留学”的“教育计划”。 为了尽快将其设想变为现实,容闳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于1855年回到祖国。他先后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企图结识清政府上层权贵,以游说其“教育计划”。1860年,他访问太平天国天京,希望通过太平天国实施其“教育计划”……结果一一碰壁。似一瓢冰水泼凉了他的热情,1861年容闳干脆在九江做起了茶叶生意。 1863年,在几个他于上海结识的社会名流的推荐下,容闳被曾国藩邀请办洋务,派去美国购买机器,筹建江南制造总局,博得曾国藩的信任。随之,容闳于1868年大胆拿出他的“教育计划”,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上陈协办大学士文祥,请文祥转奏清廷,说服曾国藩,建议派遣留学生。 1870年冬,清廷批准了曾国藩、李鸿章请求在沪甬闽粤等地选考幼童、派遣留学美国的奏折,并专门成立了“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沪局”。由曾国藩、李鸿章制定了选派留学生章程,命陈兰彬、容闳为留学生正副监督,挑选10多岁的幼童120名,分四批每批30人派往美国。1872至1875年,容闳受命主持选派幼童,并先后在麻省春田、康省哈特福德城盖起了留学生事务所(选带幼童出洋肄业局)。这些留学生被分别安置在当地美国家庭,在美国友人的精心培育下,逐步融入美国社会,长进很快,博得美国朋友的好评,使一些一向歧视中国人民的美国人也开始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然而,清政府在选派幼童出国时就有顾虑,害怕西洋文化把这些孩子俘虏了去,规定他们每三个月必须到出洋局进行一次为期半月的华文学习,学习内容为《孝经》和圣谕。泱泱大国的臣民屈身向“撮尔小国”学习,对陈兰彬之类清廷顽固守旧的老爷先生们来说,在感情上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除了群起攻击之外,就利用种种借口对学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干预,不许参加美国人的祈祷,不许游戏、运动,不许剪辫子、穿西服。陈兰彬与容闳因此而矛盾渐深,他连奏清廷,恶毒攻击容闳“偏重西学,致幼童中学荒疏”,诬蔑留学生在美国放荡不轨。清政府听信了陈兰彬的胡扯谰言,于1876年将陈兰彬、容闳调为驻美正副公使,改派比陈兰彬更加顽固卑劣的吴子登任留学生监督。容闳一再上书要求继续做留学生管理工作,但清廷不为所动。 陈兰彬、吴子登存心破坏留学生事业,狼狈为奸,竭尽诬陷攻击之能事。昏庸腐朽的清政府不做任何调查而断听了陈、吴的诽谤,不顾容闳和留学生的强烈反对,不听美国友人的忠告,于1881年下令将留学生分三批撤回。而这些学生中当时只有詹天佑和欧阳赓大学毕业,60多人正读大学,其余还是中学生。 尽管容闳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计划”中途夭折了,但他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的先河。此后,不断有人赴欧美、日本留学,形成空前规模的留学浪潮。尽管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受到朝廷的歧视,像囚犯一样被看管起来,但后来还是产生了詹天佑、唐绍仪、吴仰曾、蔡绍基等一批杰出人物。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这一批青年,不可能成为大清的顺民,他们终是社会革故鼎新的旗手。 容闳“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受挫后,开始倾向革命。1898年,参与维新变法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唐才常等原维新派中较激进的一些人准备在长江流域起事,组织“自立军”,并在上海张园召开“中国国会”。容闳和严复被推为正副会长,事败后再赴美国,潜心作传。1910年邀孙中山赴美商谈,表示支援革命。1909年,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由纽约亨利·霍尔特图书公司出版,叙述了他经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从事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人生历程。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其节译本,改名为《西学东渐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