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组织 > 历代书院 >

朗溪书院


    
    “朗溪书院”,是黔阳县三大书院之一。
    书院前身本在托口镇郊区,现在的朗溪村社树脚,嘉庆十二年(公元1808年)迁往瞿家团,道光七年(公元1828年),乡绅赵大坤、金宗仁在县令杨启德的支持下,正式创建‘朗溪书院“。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经江市进托口,大败清兵。大军闯入朗溪书院,举起熊熊大火要将书院毁于一旦。当时负责守护书院的苗老三对石达开义正词严地晓以大义:“朗溪书院者,为托口一地之文明教化之所,务请将军系念教育大业而保留之。”石达开本是文武兼备的儒将,于是便下令不得焚毁。同治二年(1863年),翼王部李复酋尊翼王命,严令保护书院。同治五年,(1866年)贵州苗民李宇宙、陈大录起义大军从天柱东进托口,苗老三又以死劝阻。李、陈到底是个粗人,哪里肯听劝阻,终于在第二年的二月一日,将苗老三杀死在书院门口,然后一把火烧毁了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清政府下诏书令各州县将书院改为学堂,浙江人章倬汉任黔阳令,积极筹办新学堂。按当时的县行政区划,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局各设一所高等小学堂。托口属义字局,设公立高等小学堂一所,(民国时更名“黔阳县托口女子小学”)下辖十七团(相当于现在的村)设初等小学堂十三所。从此,朗溪书院走上了全新的教育发展之路。
    书院临街八字大门,青石板台阶象征书山攀登,步步高升。校门口一对石鼓,增添了一派典雅庄重。书院内迴廊相连,下雨天走遍全校也不用雨伞雨鞋。院内现存石碑两块,记录了当年社会各界捐资兴学的义举。
    走进校门,是一个长方型天井,一色青石板铺面。右侧院墙外的厕所是吊脚楼式的,厕所院内又有一大块空地,所以整个厕所通风良好。在我的记忆里,厕所的楼板每天都是用拖把拖过的,有人夸张地说,掉在地上的饭菜都可以捡起来吃。
    穿过天井,是木结构的礼堂。紧靠礼堂北面是一排办公室,中间那间行政办公室,把面向礼堂的板壁卸下可作临时性的小舞台。除解放前夕新修的四间平房教室为砖木结构外,其余教室皆为木楼房,教学区都有小操坪,有走廊,不论晴雨师生都有活动场所。
    操场呈工整的正方型,北面木结构的舞台上,正中有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画像下面是总理遗嘱。集会做操这里是指挥台,重大节日便成了师生联欢演唱会的舞台。
    操场西面通向教学区的院墙门写着“黔阳县托口女子学校”,两侧的对联是:曙光开女界,教育重全民。新旧教室之间的月亮门上写着“别开生面”四个大字,端庄的颜体,出自当时的校长粟文烈之手。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了,学校更名“黔阳县托口中心完小”,原有教员全部留用。人民政府把教员作革命干部对待,教师们满腔热情的投入了新的生活,配合土改演出《白毛女》,《赤叶河》,冒着土匪的冷枪在油号的大墙上写标语。虽然没有工资,吃的是供给制,但是人人都觉得活得很充实。
    一九五零年冬,在肃反扩大化中,连县民教科长在内的教员48人、群众69人因特务案嫌疑被捕。1953年6月,省公安厅、检察院、监委会组成专案组,调查核实,属错案,宣布无条件平反,恢复工作。
    此后便是托口小学的黄金岁月,教师思想活跃,学生轻松活泼,干群如兄弟,师生如母子。无论教学质量还是文体活动,在全县都仅次于县重点小学安江二完小。
    一九六零年,托口完小附设初中班,首届招生四个班。两年后,初中班独立,迁往三府馆。
    这期间,学校历经风雨:反右,审干,社教,到文革期间,几乎陷入灭顶之灾,三分之一的教师被清除,学校再度与初中合并,切盲目发展至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
    拨乱反正以后,离校教师平反归队,学校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一九八一年,学校拆掉高中部,小学迁往神坳上,朗溪书院旧址便成了现在托口中学的所在地。原有木房已全部拆除,校舍、设备、师资,全都非昔日可比,只有那朝气蓬勃的书声、歌声,依然向人们昭示着朗溪书院为振兴平民教育推波助澜的历史功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