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组织 > 历代书院 >

【江西鹅湖书院】昔日聚胜会,今朝鹅湖迎宾(一)


    鹅湖书院,久久吸引你的目光的,是那挥之不去的历史情怀。鹅湖书院因两次“鹅湖之会”,在中国的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上产生过久远的震荡。一些大师、一些读书人响亮的名字,永远跟鹅湖连在了一起。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山为武夷支脉,因山上有鹅湖得名。 具体位于原鹅湖寺西侧,距河口镇15公里。与吉安白鹭洲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在此聚会讲学。四子殁,信州刺史杨汝砺筑“四贤祠”以资纪念。淳祜十年(1250),朝廷命名为“文宗书院”。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时,称“鹅湖书院”。
    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书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
    
    鹅湖书院轻烟笼罩,走过雨的屋瓦上起了雾。古老的庭院,无言地坐落在赣东的铅山县鹅湖山北麓。鹅湖原名荷湖,山上有湖,多生莲荷。相传,东晋时一名寒士隐居山间,利用湖蓄鹅。这隐士蓄了一对双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故称鹅湖。或许,东晋的名士都有蓄鹅的嗜好吧?由鹅湖遂想起兰亭,想起大书法家王羲之“白鹅换字”的轶事。
    鹅湖书院隐在深僻处。这座静静的庭院,到处吊挂着小青虫,士子的号舍,结满了蜘蛛网,泮池的莲花顾影自怜。棂星门的匾额上迎面镌刻着“斯文宗主”,背面题写“继往开来”,那意思当然是极好的,只是这斯文之地,却少有人来。时间在这里渐渐被忽略了,只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草木,长着参差不齐的叶子,幽灵一般出现在墙头瓦楞上……谁能想像,这座似乎被人遗忘了的庭院,曾经发生过两次震惊华夏的“鹅湖之会”呢?
    第一次“鹅湖之会”的倡导者,是婺学领军吕祖谦,浙东丽泽书院著名的主持。他温文尔雅,有一颗包容之心,他的理学也兼取朱陆两家之长。心境平和的吕祖谦一向与朱熹交好,又跟陆九渊同登进士第,见朱、陆两家学说分歧,试图从中调停,促成两家“会归于一”。于是派人致信,约陆氏兄弟会于鹅湖。
    淳熙二年(1175)暮春,吕祖谦亲自陪朱熹及门生八人,从福建寒泉精舍越分水关抵鹅湖,一路浩浩荡荡。陆九龄、陆九渊也带着抚州家乡的众多弟子,由金溪出发,泛舟东行。兄弟俩在船上吟诗作对,悉心准备好辩折,到了鹅湖稍事歇息,就和初次见面的朱熹“唇枪舌剑”。朱熹、吕祖谦、二陆相聚鹅湖,闻讯赶来的,还有两地父母官,抚州知州,信州知州。“鹅湖之会”好不热闹,针尖对麦芒,当面论辩整整十天。论辩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争论的焦点为“论及教人”。朱熹主张:“先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不以为然,强调“先开发夲心,而后使之博览”,“读书须专精”。朱熹批评陆氏兄弟教人的方法“太简”,两陆很不服气,反过来以朱熹教人“支离”相讥。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朱熹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言辞锐利的陆九渊,甚至以“尧舜之前,何书之有?”来诘问朱熹,被他宽厚的兄长婉言劝止了。朱熹标举“道问学”,陆派推崇“尊德性”,这就是所谓的“门户之见”吧?“君子和而不同。”鹅湖会晤后,朱熹、陆九渊仍书信往来不断,继续论辩不已,彼此却更加尊重了。“鹅湖之会”,一次灵感的触发,一次大胆的创意。历史在这儿凝眸了一瞬,然而,一次看似寻常的学人之间的集会,有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一座原夲默默无名的小寺院,一夜之间成了理学圣地,跻身为江南四大书院。是偶然,还是必然?瞬息即是永恒。
    十三年后,又有了一次“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十五年(1188)的第二次“鹅湖之会”,曾长久地被第一次“鹅湖之会”的光辉遮蔽了。这次相聚的,不再是穷究据理、会文讲学的理学大儒,而是热血贲张、狂歌痛饮的文学大师。一位自诩“酒圣诗豪”的辛弃疾,一位自许“人中之龙,文中之虎”的陈亮。
    提起辛弃疾,这位“眼光有棱”的南宋名将,自然会记起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词。这位一心想抗金复国,干一番大业的英雄,却因“主战”横遭挤兑,被朝廷罢官落职,长期闲居上饶带湖、铅山瓢泉一带,一闲二十年。壮志难伸的辛弃疾,只有遣词解恨,没想到“一觞一咏”、“樽酒风流”却成就了他的另一番事业。然而,纵然有清风明月,也难解他郁的愤懣不平,纵使“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登临意”。江东才子陈亮,读书人中的“异数”。他标举异帜,创立了与理学相抗衡的“永康学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