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组织 > 其它 >

羲皇故里探寻古文明


    
    位于河南的“龙都”周口有着6400年的文明史,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也是中华龙文化、根主文化、道家文化和中华农业的发祥地。
    在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紧锣密鼓筹备之时,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全国晚报记者看周口”大型新闻采访活动于近日落幕。本报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等全国各地50家知名晚报的70多名记者参加了这次文化之旅。
    这里种出中华民族的第一颗粮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似乎成了困惑人类各民族的永久性哲学命题。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远古先民,用神话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淮阳县太昊陵的千年古柏、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古建筑,都在述说着太昊陵的沧桑与厚重。早在6400年前,人祖伏羲就带领族人从甘肃天水来到淮阳繁衍生息,种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颗粮食,做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锅饭,养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头牲畜,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姓氏,由此开创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先河。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帝之先,六千多年前,他带领族人从甘肃天水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黄河第一漂”,最后来到了古宛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这块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平原上。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并综合各部落特点创造了龙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
    几千年过去,伏羲时代早已成了过去的辉煌,但他却在淮阳留下了丰厚的遗存。这里既有伏羲图画八卦的画卦台,也有伏羲的都城遗址平粮台,更有位列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的太昊伏羲陵。置身这座占地875亩,规模宏大的陵园,记者不禁为其恢宏的气势所震撼。从午门到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再到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陵垣门,从外城到内城再到紫禁城直至伏羲陵,这座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经历了三千多年风雨的陵园至今仍颇具皇家气派和威严。人们不能不对伏羲和先民的创造感到敬佩,不能不对这片土地产生浓厚的兴趣。
    龙都见证“万姓同根”的神奇和伟大
    龙是中华民族的族徽,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和不屈精神的象征。中华儿女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龙的缘起在哪儿?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中国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怎么来的,又有怎样的内涵呢?专家认定,中华民族所有姓氏的根在河南周口,伏羲自命名为“风”,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姓氏。为什么姓风呢?周口行政学院教授张天兴介绍:“繁写的风字上面是一个天似穹庐的表象,下边是一个虫字,事实上他所表述的这个风字是天下一条龙。风姓直到现在仍然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姓氏之一,追溯姓氏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太昊伏羲氏。”
    周口市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天兴介绍,当时的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所以,太昊伏羲氏就取各个部落的图腾特征:鳄之头、龙之眼、鹿之角、鲸之须、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等组成了新的图腾。“这个新的族徽到底叫什么名字?正好赶上一场大雨,电闪雷鸣。电闪的景象很像他们新创制的族徽,接着轰隆隆的雷声,雷声使伏羲受到了启发:隆隆声就定为龙,这样神龙就产生了。他也用不同的龙称呼他的官员,像大臣飞龙氏、潜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那就是一群龙,这就造就了龙的集团、龙的民族,所以我们现在是龙的传人,都是从那个时代传衍过来的。”
    与此同时,太昊伏羲又为当时社会还存在的母系家族定了姓,也为当时已经出现的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接着他又用当时最灵活、简便的方法,为天下小的氏族部落定了氏。有的是用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来作氏,比如姬氏、姜氏、姚氏;有的是用驯养的动物来作氏,比如牛氏、马氏、猪氏;有的是用周围常见的植物来作氏,比如李氏、杨氏、柳氏;有的是用自然现象和居住的方位来作氏,比如雷氏、云氏、高氏等。这些以不同方式获得姓和氏部落的符号,就成为中国人姓氏的最初萌芽。从此,人们有了姓氏这一概念,并在后来的相互交往中,逐步演化为个人的姓,世代延续下来。
    张天兴介绍:“就每一个姓氏来说,它可以有很多起源的地方。比如蔡姓起源于上蔡,刘姓起源于鲁山,张姓起源于濮阳,李姓起源于鹿邑,可以有很多起源的地方,这都不矛盾。但是它的源头在周口的宛丘,也就是现在的淮阳。正是太昊伏羲氏正姓氏,中国才有了姓氏的概念,所以我们说万姓同根,源于周口的宛丘。”
    老子不老《道德经》光照千秋
    关于老子的神奇,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是从《西游记》中知道的。在这里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连玉皇大帝也让他几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连天兵天将也奈何不了他,还是太上老君掷出的金圈,才最终使孙悟空就范。一个金圈砸晕的是一个孙悟空,而老子掷出的五千言《道德经》历经2500多年,古今中外的人们仰望它时谁又能不目眩神迷呢?《道德经》已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日语、俄语等20多种文字、200多种译本,在西方它是仅次于《圣经》的书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留存于世的仅有的一部著作。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人的心目中,老子身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西游记》中炼仙丹的太上老君,活了二百多岁的老君爷,骑着青牛飘然而去无影无踪的神仙等等。这些传说使他不同于古代其他思想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真实的老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按照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中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的太清宫镇。这个坐落在豫东平原上不起眼的小镇,因老子的诞生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老子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传说他的母亲怀孕81年后在腋下生下他,而且一出生就是白发白须,所以取名叫老子。
    《道德经》问世以后,像对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样,皇家对老子的祭祀也一直延绵不断。1997年,文物工作者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了从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帝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鹿邑县城东北角的老君台,传说是老子修道成仙的地方,也叫“升仙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老君台有33层青石台阶,据说这符合了老子升33层青天的传说。台上的13棵桧柏,常年百鸟飞鸣。升仙台因老子道德崇高,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有许多百姓来到这里祭祀老子。他们带着供品,拉扯着儿女,虔诚地对老子顶礼膜拜。在人们心里,老子是长生不老、保佑平安的神。尽管老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清静无为,但人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祭拜他。
    作者:郝东智
    
(责任编辑:admin)